遴选制度·退出机制·回归荣誉——院士制度期待在改革中完善
19日,随着53名中科院新增院士和51名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的公布,2013年两院院士增选尘埃落定。近年来,围绕院士评选和院士制度的种种质疑、争议,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社会上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期待。现行的院士制度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革才能让院士真正回归荣誉称号?
遴选制度:真正实现候选人的被动推荐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每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直接关系到院士群体的学术和社会声誉。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院士评选越来越多受到学术以外因素的影响。很多占有更多行政资源的官员出现在院士候选人名单中。由于社会上对院士的过度追捧,在院士评选中,越来越多出现“运作”的情况,有的地方和单位甚至制定了“院士工程”,组织了强大的公关团队……种种现象受到舆论诟病。
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许智宏院士就曾明确表示,院士增选实行“推荐制”而非“申报制”,候选人应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据了解,在美国、欧洲等国家的院士选举中,一般会联系被推荐人的同行帮助提供相关材料,保密并保证材料的准确性。
事实上,在我国,部委、地方、学会、单位等都可以推荐院士候选人,这就难免带来行政干预。而且我国是被推荐人自己提供材料,不可能完全做到被动。
“我非常赞成对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希望能够动真格的,让院士不仅仅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终身荣誉。”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说。
很多院士都表示,院士评选应排除外来干扰,把评审重点集中在评价候选人学术水平和贡献方面。
社会期待院士评选更加公正、纯粹。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将进一步优化推荐渠道,强化推荐者的责任,真正实现候选人的被动推荐。“同时我们将强化学术界同行评议,加强接受社会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有效防范非学术因素干扰的制度和机制。”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