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防控艾滋病的“三零愿景”再次在人们耳畔回响,但要仅仅实现其中的“零歧视”,也远非易事。消除无端的恐惧,最终还是要回到科学看待艾滋病的道路上来。
联合国提出的防控艾滋病“三零愿景”是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其中,零歧视曾被认为最容易做到,但现实却很严峻。11月初在曼谷召开的亚太地区艾滋病大会的报告显示,亚太还有11个国家和地区以不同形式限制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者进入或居留在公共场所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亚太地区负责人史蒂夫·克劳斯说:“这些惩罚性法律、政策或习惯几乎已经成为抗艾的第一大阻碍。”
研究显示,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艾滋病不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甚至也不通过在公共浴室里可能接触到的尿液、汗液传播。因此,诸如禁止艾滋病患者进入公共浴室之类的歧视性政策毫无科学依据可言。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人们就不会盲目害怕与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者打交道,避免歧视。中国多名国家领导人都曾看望艾滋病患者,并与他们自如交谈、握手,这也是对全社会的示范。
自然科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治疗艾滋病,不再恐惧和歧视,而社会科学则说明“零歧视”的重要性:只有在一个没有歧视且充满帮助的环境中,艾滋病患者才不会感到绝望,这将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零歧视”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在亚太地区,尽管还有对艾滋病患者的法规障碍,但自2010年以来至少有10部惩罚性法律或政策已删改,如中国广东在教师资格标准中不再限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致辞中总结了科学研究和社会帮助等方面的进展,对于实现“三零愿景”,他说:“在这个世界艾滋病日,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