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厦大西门的凤凰树仍泛着清新的绿意,然而,在管理学博士黄云凌眼里,均是一幅颓败灰色的印记。
工作找了一年,没有任何结果,应聘单位对简历评价很高,却总是在面试后“杳无音讯”。“综合因素考虑不录取”“形象不佳”,对于应聘单位给出的结论,黄云凌已经从最初的愤怒,变成现在的茫然无所适从:自己简单的教师和科研梦,怎么就这么脆弱艰辛。
研究的是社会保障 却沦为弱势群体
身高1.5米,背微驼,思维敏捷,谦恭有礼,这是博士黄云凌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2013年7月,黄云凌毕业于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最讽刺的是,我研究的领域是社会保障,如今却沦为弱势群体。”黄云凌说,他很郁闷。
黄云凌说,在管理学院中,他这届有9名博士,除了留校的,其他都找到与能力相称的工作,而他,努力了一年,收获的却是深深的无力和挫败感。
“从小爷爷就教育我要读很多的书,然后考大学,出来教书。”黄云凌对教书育人有无限的向往,因此从博士的第二年起就往各大高校投简历:广州某大学发展研究院、本省和外地的师范大学等十多家单位。
“要不就杳无音信,要不就连面试机会都没有。”黄云凌说,在福建某师范大学他获得了第一次试讲机会,但在面试一轮后被否决。
该校谢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黄云凌面试时有10个评委,投票结果是:7:2:1。7票弃权,2票反对,1票赞成。7张弃权票是什么意思?谢主任解释为:综合因素考虑,不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