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复旦教授:“雾霾6天鲜肺变黑肺”不属实

2013-11-19 16:59: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调查

文章网上多次转载标题改变

北青报记者以“PM2.5”、“鲜肺”、“黑肺”、“复旦宋伟民”等关键词搜索发现,多篇相关报道都来自于10月25日中国新闻网健康频道的一篇报道,报道称广州一药企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共同合作完成的防治PM2.5伤害研究项目成果公之于众,该成果提供的药效学实验依据直接推进了我国防治PM2.5人体伤害的研究进展”。

报道还称,该药企的两种药物对PM2.5肺部损伤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文章被转载时题目有所改变,有的题目是“复旦大学最新研究敲警钟,雾霾致国民健康亮红灯”。

在该篇报道中提到,“项目组历时5个月,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在上海徐汇区非工业区采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制成颗粒物悬浊液,对实验大鼠气管滴注PM2.5悬浊液,建立肺损伤模型并观测不同对照组的体征、肺重比、各项关键生化指标以及鼠肺损伤程度。”

此外,报道中还出现了复旦宋伟民教授的说法,“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宋伟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彻底消除的难度大大增加,几乎无逆转可能。’”

澄清

鼠肺取出后实验 并非呼吸空气

昨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宋伟民教授通过复旦大学新闻中心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从来没有做过大鼠吸入导致肺部变黑的实验。

他解释了实验的实际过程:将空气中的PM2.5收集在滤膜上,然后用超声振荡将滤膜上收集到的PM2.5变成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直接滴注在实验大鼠的肺上,此前肺已被从解剖过的大鼠体内取出。浓度是日常状态下PM2.5浓度的上千倍甚至上万倍的悬浊液,在6天内分3次滴注完成,此时大鼠肺部在空气中变黑。

宋伟民否认曾说过“不可逆转”的话。复旦大学新闻中心人员表示,上述中新网原文报道中,“气管”若是“器官”的话,对实验描述并无大的出入,但是微博没有说明实验条件,容易导致实验被误读。“雾霾6天鲜肺变黑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昨日,文章中涉及药企的负责人卢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找到宋教授,在其原来做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两组被试:让被试大鼠服用两种药物看看预防效果及治疗效果。

宋伟民方面表示,做对比实验并非和药企合作。所用药物不仅有该企业的,还有其他多种药物,均从市场购买,并非药企提供。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