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开学“择班大战”硝烟四起 “年年禁令”都成耳旁风?

2013-09-02 15:49:37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开学季:“择班大战”硝烟四起 “年年禁令”都成耳旁风?

新学期伊始,尽管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记者连日走访北京、江苏等地发现,在升学压力和利益驱使下,一些中小学办重点班由公开转地下,以实验班、超常班、兴趣班等名义变相办重点班,引发家长新一轮择班热。

千人竞争,择班大战趋之若鹜

开学前后,新一轮择班大战悄悄打响。刚刚从“择校大战”中冲杀出来的家长们又投身到“择班大战”中。

“择校后打算松一口气,没想到一疏忽,没上成重点班!”南京的姚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幼升小”,全家四处托人找关系,好不容易上了一所名小学。“听说学校是电脑均衡分班,我们就没在意,哪晓得还有什么实验班。由于没提前做工作,女儿最终被分在普通班。”

实际上,为了进一个好班级,很多家长很早就开始动手。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张先生的儿子今年“幼升小”,张先生告诉记者,全市好几所知名小学开设“超常班”,向全市招生,他报名参加了两所名小学超常班招生考试,名额只有五六十个,但报名者上千人。

“这些超常班就是尖子班,据说配备的都是学校里最好的老师,哪个家长不想将孩子往里挤?”但张先生心里又很矛盾:“孩子这么小,就要面临这么残酷的竞争,真的有必要吗?”

记者走访北京、南京等地发现,中小学校集中优质师资、设立重点班的做法相当普遍,年级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南京一所小学副校长透露,小学阶段,孩子学业差距不明显,学校一般以信息班、英语班等兴趣班形式划分班级。进入初中、高中,学习压力加大,学校考虑升学、家长需要等因素,大都会以实验班、教改班等名义设立重点班。

“名字不叫重点班,但实际是重点班,家长和老师都清楚。”北京的崔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小学时成绩较好,一进初中就进了重点班。“说是实验班,实际是尖子班,班里配的老师都是最好的,初一时一个月把一学期的数学课都学完了,初二时把初中课程基本都学完了。”

形形色色的重点班,人为地将中小学生划出三六九等,让家长和学生疲惫不堪,其背后的不公平问题也饱受诟病。“有的学校会预留一些重点班的名额,满足愿意赞助学校巨额资金或者有条子的学生。”一些家长对重点班的公平性产生质疑。

有禁难止,重点班怎成为“牛皮癣”?

我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相关法规都曾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但记者走访发现,重重禁令之下,重点班由明转暗、花样翻新,成为屡禁难止的“牛皮癣”。

重点班为何屡禁不止?相关人士认为,一纸禁令难以从根本上切断一些地方和学校办重点班的内在驱动力,在升学压力下,学校和家长需求以及权力寻租共同助推重点班乱象愈演愈烈。

“应试教育不改,各类重点班难除!”江苏、北京一些中学校长说,开设重点班,学校也很无奈。现行教育评价制度下,学校的升学压力很大。尖子生和师资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别人搞重点班,你不搞,考试成绩下滑谁负责?尖子生外流怎么办?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划分重点班有利于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分类教育。

“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因材施教应该贯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不一定非要设立重点班才能开展。

事实上,择班大战引发家长焦虑,提高了全社会的教育成本。北京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上初一时,学校根据学生成绩重新编班,设立一个英语重点班和一个数学重点班,给成绩好的孩子“开小灶”。“普通班的孩子本来成绩就一般,如今还得不到老师的照顾,学生之间的差距岂不是变得更大?”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重点班 开学 择校热 教育公平 家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