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困:四千万贫困儿童调查
编者按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许多孩子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过了一个充实而快乐的节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幸运。在广西、贵州、青海、陕西、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区)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生活着四千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
尽管近年来这些儿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生存境遇有了一定改善,但他们在营养健康、疾病防控、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儿童的差距仍在扩大,长期的贫困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黯淡无光,远离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更让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迷茫。儿童的命运既是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也关系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四千万贫困儿童的成长。
半天赶路 半天上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知识改变命运”曾激励着无数寒门学子奋发图强,改写自己的人生。然而,记者在多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采访时发现,这里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家庭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学校生活艰苦,受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学校甚至因学生疲惫难支放弃下午课程。
蒙妹玲每天上学都要乘坐简易的小船往返上百米宽的红水河。
“感觉还行,就是累”
早上6点左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大调村,薄雾笼罩,天色将明未明,不时还听到一声声鸡叫。13岁的蒙妹玲利索地从床上爬起来,简单地漱了漱口,背起书包就往门外走。蒙妹玲的父母年近60岁,由于头一天干活疲惫,此时并没有起床给她准备早饭。
蒙妹玲就读于贡川乡红柳小学,上学要横渡红水河。孤单地沿着河沿土路走了30多分钟后,蒙妹玲到了渡口。7时左右,其他村组的10多个学生陆续汇集于此,一艘由报废渔船改装的渡轮把他们接过河。渡轮的船舵传动绞索是几截自行车链条拼起来的,绕船帮一周,裸露在外,拐角处的几个滑轮单薄得几乎随时可能被扯断。到河对岸的码头,坐船要近半个小时。看着湍急的河水,蒙妹玲经常会感到害怕。
下船之后爬到坡顶,就到了学校,这时已经快8点。约10分钟后,上课铃响了。“感觉还行,就是累。”蒙妹玲说着走进了教室。
红柳小学校长韦茬文告诉记者,学校一至六年级共有学生115名,学前班学生26名,70%学生家离学校四五公里,有的需要过河,还有的需要翻过三座150多米高的山头。“放学后,看着一个个弱小的身影手脚并用地上山,很心酸。”他说。
记者走访发现,广西都安、大化两个瑶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省安龙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安徽省金寨县,都地处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许多学生和蒙妹玲一样,上学的路途充满艰辛。
“半天课”影响教育质量
上午8时30分左右,13岁的三年级学生罗廷习终于走到了学校——贵州省紫云县猴场镇马寨小学。罗廷习家在猴场镇猫寨村打丫组,离学校约10公里,路上要翻过两个山头。他早上5点起床出门,走走歇歇。最后4公里平路,几乎一路小跑。走进教室,罗廷习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累得再也不愿站起来。
学校把上课时间推迟到9点,已经比其他学校晚了1个小时。第一节课是语文。罗廷习虽然强打精神,但朗读时依旧有气无力。11时40分,上午课结束了。罗廷习嘴唇干裂,精神萎靡,走出教室,拿着父母给的1元钱,来到学校附近的代销店买了一个小面包。这就是他的午饭,面包干得难以下咽。“我们没有水喝。”罗廷习说。艰难地啃完面包之后,他便趴在课桌上打盹。13时20分,下午课开始了。罗廷习还没缓过劲来,边打盹边听课,等待着放学的铃声。
校长韦应忠已经见惯了这种情况,并没有提醒他。韦应忠说,学校共有226名学生,其中80余人的情况和罗廷习类似。“他们能走到学校已经不错了。”韦应忠说,平时,一些学生实在太累,走到半路就回家了,尤其是下雨天,低年级学生旷课率特别高,学校每年总有两三名学生因为家远辍学。另外,学校一年的缺水期达4个月,没法提供营养午餐,很多学生饿着肚子,只盼着下午课早点结束,好回家吃晚饭。“下午课实际上只有家近一点的孩子在听。”他说。
记者走访发现,小学阶段在校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的情况,在贫困地区比较常见。主要原因包括部分学校没有条件开展寄宿,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赶路上;部分学校缺乏水源和“工友”,导致“3元营养午餐”缩水甚至不能提供,儿童营养难以保障,体力和精力不足;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存在兼课和一身多职现象,教学能力比较弱。
“最大心愿是一人睡一张床”
在有条件开展寄宿的学校,受学生不断增多和低龄化趋势的影响,一系列生活保障难题和安全隐患也逐渐凸显。
12岁的刘海宁是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银山畈中心学校五年级的学生。银山畈中心学校坐落于大别山深处极为偏远的乡镇,被称为当地的“西伯利亚”。全校一年级至九年级300余名学生中,200余人住校。
在刘海宁的宿舍,不足20平方米的屋内,摆着6张老式的铁架子上下铺床,已经有一米六个头的刘海宁告诉记者,12个铺位总共睡了21个男生。“两个人睡一张床,腿都伸不开。有一次太挤了,上铺同学都摔了下来。”刘海宁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我初中毕业前能一个人睡一张床,这样腿就可以伸直了。”
和刘海宁不同,住校的女生因为人少,可以一人睡一张床,不过“洗澡难”则是她们最头疼的事。银山畈中心校的宿舍楼每层有一间集体盥洗房,外间是一排自来水龙头,里间是厕所。学生们告诉记者,平常洗澡只能在厕所里。
银山畈中心学校是很多寄宿制学校的缩影,标准化宿舍配套不到位、食堂配套用房紧缺、缺少专职生活老师,不仅学生生活有诸多不便,也为校园安全埋下了隐患。
教育失衡引发贫困固化之忧
尽管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寄宿制学校依然是很多贫困地区学生的最优选择。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受撤点并校和城镇化发展影响,当前贫困地区学校设施不足、教师短缺现象突出,由教育不均衡导致的贫困固化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陕西省延川县土岗乡中心小学距县城40公里,记者在这所学校采访时看到,课间休息时,偌大的操场上基本见不到学生活动的场面。
土岗乡中心小学校长郭生俊说,2003年他刚到学校工作时,还有340多个学生,那时不仅学校一到六年级班级齐整、教师全部是师范专业,学生素质也相对较高。后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学生流失速度也逐年加快。现在这所学校,幼儿园到小学总共只有10人。“这些孩子当中,要么是家庭条件不好,不能外出就读的;要么是无法跟随打工家长外出的留守儿童,其中遗传智障儿童占了不小的比重。”郭生俊说。
福建省周宁县泗桥乡赤岩小学校长周伦炳告诉记者,由于缺乏专职教师和实验设备,现在学校的计算机课和实验课只能口头讲述。在课改后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导向下,农村学生单纯依靠刻苦应对应试教育的方法,将很难应付新课改的要求。“今后农村孩子考入名校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周伦炳说。
陕西省延川县教育局副局长刘福祥说,根据他们多年的统计,原来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在中考及以前的考试中,成绩相差不大,现在考入名牌大学的农村孩子越来越少,说明不是农村孩子不努力、不刻苦,而是所接受教育的不均衡性越来越明显。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也坦言,自从国家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后,不少人误认为贫困地区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事实上,目前贫困地区还存在优质教师流失、教师年龄及知识结构老化、中小学校舍不够安全、教育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等问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曾在青海、云南、贵州等三地的贫困县做过一项调查,因为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这些地区儿童在认知、语言、记忆和社会规则方面的心理发展仅相当于城市幼儿园同龄儿童的20%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