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杠杆能否撬动打车难题
尽管北京市此次改革“破冰”挖出了种种“根子”上的问题,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面子”上的问题:出租车的价格和服务。
北京市的打车价格是2006年制定的,此后至今一直没有变过。和国内其他城市,特别是很多经济水平相当的大城市相比,价格并不算高。
而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市政府发给出租车每车(单班车)每月905元的油料补贴费,按北京市约6.6万辆出租车计算,每年政府给出租车行业的补贴费在7亿元左右。
但在北京打车仍然越来越难,绕路、拒载的司机越来越多,态度也越来越差,而且越是到了上下班高峰期、雨雪天、节假日等人们出行急需用车的时候,越是打不到车。去年7月21日的暴雨中,出租车行业缺位、漫天要价等做法,让人们对出租车行业的失望创了新高。
然而,很多出租车师傅告诉记者,每个司机都要算一笔生存的账。雨天出车,一旦车辆进水,维修费要3000元,而司机每天交完“份子钱”的纯利润才100多元;这些年油价上涨越来越厉害,早晚高峰期、雨雪天时,北京必堵,堵车一小时乘客支付约20元,但费的油可不止这个价。于是,高峰期成了一些出租车司机休息的最佳时段。
这些问题是否会在出租车改革后得到缓解?这是问题的关键。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经济杠杆可以有效调节交通出行需求,抑制一部分非刚需。除了基本租价,此次调价涉及租价结构的调整。有关部门将合理考虑低速拥堵时段、早晚高峰时段、恶劣天气情况等因素,针对性地增加租价,保障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有效保障出车率。
“此次价格调整,政府禁止各企业涨‘份子钱’。”李晓松强调,租价调整带来的新收益将向驾驶员倾斜,一旦有企业私自涨价,欢迎举报。“见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