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不仅仅是学历和资本,“用”不简单等同于成功
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氛围,避免“人才高消费”,大家都做好自己分内事
要避免人才浪费,做到人尽其用,迫切需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推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才晋升的平等竞争环境。同时还要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其中既包括自我评价,更重要的则是社会评价体系。
“何为大材、何为小材?对人才要有正确的认识,对成功也要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不能单一的以金钱或者学历来界定‘材’,也不能把‘用’等同于所谓的成功,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岗位职责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用’。古代的卖油翁就是很好的例子,再平凡的工作都有值得钻研的地方。只要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氛围,人们爱岗敬业,大家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行业的整体水平就会提升。”
如果整个社会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人才高消费”现象。有专家表示,现在很多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普遍提出高学历的要求,本科生或者专科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却把门槛提高到硕士甚至博士,这种人才的高消费实际上也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采访中多位专家都表示,感叹“大材小用”的年轻人更要脚踏实地,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不能因为自己的高学历就认为自己是“大材”,轻视眼前的工作。大学生有知识、有能力,却缺乏实际经验。也有专家认为,“大材小用”本身是个伪问题,任何工作都是“干”出来的,不能指望“牢骚”和“抱怨”给自己带来好工作、好职位。
都阳则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建议,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国家应鼓励就业创新和转型,激发年轻人从事个人创业的热情,让人才投入的回报能得到体现。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高社会基本保障和福利,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劳动力市场运转上,政府应多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
长期研究就业问题的都阳表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短期可能出现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但从中长期来看,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升必将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与社会需求接轨,增设职业规划、职业设计等内容。更重要的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要注重保护和培养独立意识、冒险精神、创新思维、社会责任。
李强表示,换一个角度看待“大材小用”,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农业、家政、环卫等行业,既说明大学生们就业观念的多元化,从长远来看也能够提升这些行业的整体水平。“如果大学生能真正成功地种有机蔬菜、养有机猪,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记者冯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