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服务本应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均等享受,然而近来农民工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却频频遭遇尴尬:重庆轻轨1号线上,一对农民工夫妻因怕弄脏座位全程只敢靠着栏杆蹲下;青岛农民工为老人让座,老人不道谢反嫌脏;更有成都大妈呵斥农民工“那么臭,你就该滚下车”……e哥大感疑惑:这些“城里人”是如何能做到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工的劳动成果,一边嫌弃他们身上沾上的泥土?
事实上,蹲了一路的重庆农民工夫妇这一次乘坐轻轨并没有遇到其他乘客的非难,而是自己担心弄脏座椅。感慨他们的善良之余,e哥不禁有些难过——劳累了一天的农民工难道不愿意在座位上多歇一会儿吗?
e哥猜想,是不是因为遇到过太多轻视的眼光、冷漠的表情,才会让他们“习惯性”地远离本属于他们的公共服务?而那些呵斥农民工的“城里人”,平日里非难农民工时是否也从未遭到过制止,才会显得毫无顾虑、“理直气壮”?e哥认为,“农民工乘车不坐”现象的背后,是长期以来,巨大的城乡差距在人们心理上留下的裂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承担了城市建设中,劳动强度最大、危险程度最高、务工环境最恶劣的工作,为城市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却始终有一道无形的墙将他们的生活阻隔在城市边缘。虽然许多农民工甚至像重庆那对夫妇一样,以放弃权利的方式维护城市和自身的形象,但依然有小部分人将他们视作“乡下人”,并未像接纳他们的劳动成果一样接纳他们的身份,给于这些“城市劳动者”应有的尊重。
e哥相信,随着城乡统筹迈入第三个五年,城乡二元割裂的藩篱也会进一步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凭借勤劳的工作成为“新市民”。但在此之前,请给这些农民工更多的包容。如果担心弄脏座位,大可为他递上几张面巾纸,送上一句辛苦了。因为你不知道,他一身的泥土或许来自你孩子尚未完工的新校舍,或许来自你脚下这条刚刚竣工的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