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火
从一天卖10双到一上午卖300双
今年48岁的吴菊芬因为年纪不大,与在太升路桥头的众多老年人鞋垫摊相比,生意并不好。昨日下午,王婆婆坐到她的摊子上,拿起针线,不一会儿,吴菊芬的摊点前就围满了人。
背靠桥头柱坐在小凳上,王婆婆的身形显得有些佝偻,她的针线活却一点也不含糊。右手中指套上顶针,穿针走线的时候眼睛贴得有些近,鞋垫上的针脚细密,极有规律。这种由王婆婆亲手缝制的鞋垫卖10元赚8元,另一种是从荷花池进的鞋垫,“有些一双赚5角有些赚一元。”
“王婆婆你看得到不。”“看得到,我给你表演穿针嘛。”有路过的人和王婆婆搭话,她的回答也极其迅速清晰,引得人群一阵发笑。吴菊芬说,“好多80后90后来买鞋垫,拿几双丢100元就走了,也不要找零。”以往王婆婆一天卖10多双鞋垫,现在一个上午就卖出300多双。还有一些网友看到微博后,给王婆婆送来围巾、帽子、暖宝宝等御寒物品。
出名的困扰
好多人送钱送东西我承不了这个情
出名也给王婆婆带来不少困惑,家里差点被媒体踏破门槛,儿女干脆闭门谢客。“我不靠卖鞋垫生存,儿女对我也多孝顺的,我不愿意儿女为我挨骂。”顿了一顿,王婆婆继续说,“好多人给我送钱送东西,我心里不舒服,承不了这个情,我有钱用。”
昨日下午,驷马桥街道工人村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王清秀每月的退休金是1754元,还有每个月100元的长寿补贴,现在与小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卖鞋垫是老人的工作也是她的全部娱乐,有鞋垫做老人才感到不寂寞。老人儿女孝顺,家庭和谐。
老人的拐杖是儿子送给她的。而她自己更喜欢每天上班时装东西的小推车,“推车把我拉到不得打偏偏,棍子还要打偏偏。”说着,王婆婆笑起来,用手摸了摸紫色的夹袄,夹袄上破损的地方均补有细密的针脚。
微博网友评论
@听琴68:微笑挂在脸上 不为幽怨感伤 老人心态平和 祝百岁健康。
@涵筱张:大一的时候,在太升桥旁碰见老太太,那个时候比现在要胖些,她背后就是成都的母亲河,突然有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感觉。
@马玛弟:当初我每次路过,看到鞋垫婆婆,都买了好几次鞋垫。现在呢?人家原本活得好好的,这下生意也做不成了。真想帮忙,还不如默默地多去买几次鞋垫。
@陈漾懿:这些婆婆们年龄那么大了,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悲惨。我们快收拾起同情心,换种情愫,敬重他们的自立精神。(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成都商报记者 吴晗 摄影记者 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