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元旦假期怎么过才更幸福?

2012-12-22 14:41:5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2013年元旦3天假后将迎来8个工作日。群众表示:8个工作日换来的假期,代价太大。为什么以前的元旦假期没有被那么多人议论?8个工作日怎样工作才幸福?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明年的节假日安排,引来了热议。部分专家认为假期安排不可能让人人满意。

在假期总数一定的前提下,怎么科学地安排才能让更多人满意呢?

8个工作日换来的1天的假期

最先到来的“元旦假期安排”的争议似乎也是最大的。不少新闻标题都用“节后有8个工作日”来吓唬人。相比于原来调休29号,30、31、1号放假的方案,现在1号、2号、3号放假的方案为什么引来这么多负面反应?人们变得更挑剔了吗?

这可能因为两个放假方案虽然都是放了一天假,但在我们心理小账户计算中却动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

原来的方案我们是这样想的:好呀,元旦放假,双休日加上这额外的一天,就有三天的假期了。

现在的方案我们是这样想的:什么,放完3天假还要连续上8天班!连续工作8天才有3天的假期!

我们的直觉会很快得出上面的结论,尽管颠来倒去元旦也都只是一天。

为什么会这样呢?

结局比过程更重要

如果有机会让你选择调休的日子,你愿意在节前多上班,还是节后再多上班?

换句话来说,就是你愿意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

心理学家艾德·迪耶内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虚构出一名女性角色,简。然后让参与者看她的传记并评价简的一生是否幸福。他们发现,将简的寿命延长1倍并不会影响参与者对她人生幸福程度的评价。更令人吃惊的是,如果让简一直都“非常幸福”的生命增加5年“还算幸福”的日子,会导致人们对简的幸福评价大幅降低。倘若是增加“令人失望”的5年生命,则会使人们觉得她整个生命都显得很糟糕。

人们对结局的重视,而对过程的忽略,是出乎我们意料的,但细想之下似乎也在理。比如一个不法分子,通过违法的手段弄到钱,让自己在好一段时间都过得奢侈。而终究是恶有恶报,被抓了,大概到了此刻,他自己也会后悔,并且觉得过去的“快乐时光”根本不值一提。或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看重“善终”的缘故吧。

回到放假的问题上,如果放3天假之后,紧跟着的是繁忙的8个工作日,恐怕无论假期过得多么欢愉,人们之后对一月份的幸福度评价也不会高。

怎样让假期安排更愉快?

既然假期已经这么安排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呢?给出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将假期放到“额外获得”的心理账户上:元旦毕竟是多了一天假,总比没有强很多。

2、前紧后松的工作策略。当工作比较繁重时,比如连续的8个工作日,可以采用前紧后松的策略。前面多干活,后面放轻松。因为我们对结局更加看重嘛,轻松的结尾容易让我们觉得8天都过得比较轻松。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幸福度 快乐时光 善终 女性角色 新闻标题

焦点图片

图说2012之“忙人榜”

网友票选全国最丑雕塑 “章子怡沐浴像”上榜

清纯依旧奶茶MM近照曝光

记忆中的故事!

精彩热图

金喜善少女时代剧照曝光

"泰迪姐妹团"成员大揭秘

古装美女大PK

成龙自曝持枪往事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