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或因刚出生一头象宝宝
自野象肇事那天起,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局、勐养派出所组织民警,每天到红沙河上队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和防象知识。同时,安抚受到野象攻击身亡的村民李莲芬的家属,协助9名傣族瓜农将住处从野象群活动频繁的西瓜地搬到红沙河村。
民警还强制要求红沙河村的村民,早上8点前到晚上7点后,绝对不允许到瓜地劳动,以免野象伤人。
民警介绍,正常情况下,野象每天晚出早归,夜间才出来活动,而且都是一路走食,一天下来差不多走三四十公里,可这个象群半个月来,一直在红沙河村附近三四公里之间徘徊,而且攻击性很强,实在是反常。
森林民警分析,除了红沙河村有充足的食物以外,民警在象群留下的脚印里发现了一个极小的小脚印,“这肯定是一头小象的脚印,从脚印的深浅和大小来看,这头小象出生估计就十来天”。
经过分析,民警们猜测:野象非常有责任感,对小象呵护备至,这头象宝宝才出生不久,不适合跟随象群长途迁徙觅食;且一般情况下,象宝宝出生后,象妈妈脾气很暴躁,为了全力保护象宝宝,整个象群都会很紧张和敏感,攻击性也会很强。还有一个可能,象群在别的地方曾受到惊吓,所以有很强的攻击性。
数据:野象近十年致30多人死亡
目前,相关部门正按国家有关规定,为野象肇事后受到损害的村民办理有关补偿事宜。
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近10年间,西双版纳州发生野生动物肇事1万多起,有140多人遭到野象袭击,3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2亿多元,粮食耗费5万多吨,其中大多数为野象所为。
为减少野生动物对人造成的损害,历年来政府都会给受灾户经济补偿。然而即使如此,也远远不及老百姓的实际损失。2010年开始,西双版纳州首开先河建立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赔偿机制后,最大可能地提高野生动物肇事赔偿金额,如野生动物肇事致人死亡的,原来经过多次提高赔偿标准才一次性补偿8万元,现在遇难者最多可获得20万元的理赔。
解决之道
专家建议调整农民种植结构
据介绍,正常情况下,一头成年象的活动面积是1.5万亩,但目前勐养自然保护区的野象已经超过150头,而勐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9万亩,最多只可以容纳100头野象。“野象没有吃的,只有走出保护区出没于村庄。”
红沙河村紧邻勐养自然保护区,距离不到30米。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村舍周围也种植一些甘蔗。“这些都是野象最爱的食物。”
曾有村民提出整村搬迁,这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保护区专家建议,要想彻底解决野象袭扰的问题,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是比较科学的一条路子。
专家建议,可由政府牵头,合理调整农民的种植结构,比如改种茶叶、荔枝、咖啡、土沉香等经济作物,既保护了环境,又避免与野象发生冲突,造成伤害。
此外,在勐腊自然保护区和勐养保护区之间应开辟生物廊道,勐腊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50亩,可大大增加野象的活动、觅食范围,也利于物种交流,避免近亲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