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贵州威宁抗震救灾侧记

2012-09-10 09:12:1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贵州威宁抗震救灾侧记

9月7日,救援官兵在重灾区洛泽河镇进行救援。新华社记者 周洪鹏摄

拉网式排查:“绝对不留任何死角”

地震就是命令!当地干部迅速深入村村寨寨搜救群众、排查灾情。各路救灾力量向威宁奔赴,救灾物资向威宁聚集。“绝对不留任何死角”,拉网式的排查和救援工作在第一时间迅速启动。

地震发生20余分钟后,黑土河乡党委班子成员齐聚,书记范荣举宣布成立了3个工作组,每个组负责4个村的排查和救援工作,要求“到村、到组、到户,挨家挨户”,3个工作组立即赶往了全县的所有村寨。

地震后1个小时,范荣举带着工作队赶到了12公里外的坪山村。和村干部、各组组长一道对每一户农家进行细致排查,逐户查找有无伤亡人员、登记房屋受损情况、安排受灾群众就近安置。17时,其他11个村的排查情况汇总上来,全乡21380人仅一人受伤。

头部受伤的禄得秀就是在村干部的挨家挨户排查中被发现的。村支书何伟说,找到禄得秀时,她儿子仅给她做了简单的包扎,血都还没完全止住。接到报告后,黑土河乡卫生院院长带队前往治疗,并把老人接到了卫生院。

云贵乡检角村村民组长陈文明告诉记者,救援人员对每一个农户家的排查非常细致,“不仅看人、看房子,还看了牲口”。最后排查完发现没有一个人受伤,大家都放心了。

在威宁县,挨家挨户的排查持续到了地震当日的深夜。威宁县县长陈波说,县里的多支工作队在15时前都到达了各受灾点,对所有家庭一一进行了排查,按照搭建帐篷集中安置和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当晚所有受灾群众都入住安全地方。

全力安置:让受灾群众吃上热饭、喝上热水,住得安全

记者在威宁县地震灾区了解到,从一碗热饭、一杯热水,到一个安全的住处,威宁县所有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救灾帐篷、食物和饮用水等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分发到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灾情发生后,各地党委政府一方面全力搜救,一方面及时开展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调运。灾情严重的石门乡乡长徐永说,他们当天紧急从乡里所有的超市、粮油店购买了大量食物,确保了首批救灾物资发放。

在云贵乡检角村官寨组受灾群众安置点,记者看到,救灾帐篷搭建在了四周无建筑物的山坡上,房屋倒塌和受到严重损坏的73户305名村民被安置在帐篷里。救灾物资发放点上,村民有序地领取矿泉水、方便面、食用油和饼干等救灾物资。

海拔1800米的检角村入夜后气温骤降,救灾帐篷里却是一片暖意。村民陈宁说,当晚,乡干部从十几公里外的云贵乡政府所在地为群众送来了热饭,还不停地给帐篷里送热水,“有饭吃、有住处,我们都很安心”。

9月9日17时,记者在新合村云炉小学看到,当地干部、武警官兵和学校老师正在操场上忙着搭建活动板房。这所学校的3栋教学楼有2栋在地震中开裂。在现场指挥的武警毕节支队支队长李林告诉记者,明天晚上之前,7间活动板房必须建好,让学生后天一早能按时开课。校长孙国林说:“山里孩子,能上学不容易,学习不能耽误。”

地震发生后,贵州省政府、毕节市和威宁县分别紧急下拨了应急资金,用于灾区群众转移安置、过渡期间生活安排等。目前,各部门已向灾区调运的700顶帐篷,2200床救灾棉被。

自9月7日以来,一批批的救援人员,一批批的救灾物资还在源源不断地到达威宁地震灾区,紧张的救援和安置工作一直在持续。“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这是对灾区群众的庄严承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21匹普氏野马放归大自然

郎朗担任中华环保宣传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