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镇”纪事
1949年,乐清市蒲岐镇第一次宰杀鲨鱼。鱼行老板请来道士作法驱邪,又出钱找胆子大的年轻人捅了第一刀。
早年间,蒲岐人只要鲨鱼肉,主要为了填饱肚子。吃鱼翅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会被批斗的。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小镇鲨鱼产业进入黄金期。以前只是肢解鲨鱼,然后卖给饭店。如今,从鲨鱼产品销售到“鲨鱼全宴”、“鲨鱼饮料”、“鲨鱼保健品”等,加工品种涉及鱼翅、鱼唇、鱼油等9大类100多个品种。
鼎盛时期,小镇有21家鲨鱼加工企业,都派人驻扎在全国各大港口,收集鲨鱼信息。
宰杀上万斤的鲨鱼,起码要蹲近10个小时,为保持肉质新鲜,第一刀下去便不能停顿,直至最后一刀。
20年前,最多时一天能见到9条万斤以上大鲨鱼;现在,一年都不一定能看见9条大鲨鱼。
当地人称,这一行快做不下去了。一、全世界一片“保鲨”声,企业不断接到谩骂电话,经常被敲诈勒索。二、年轻人嫌脏嫌累,不愿意做。三、鲨鱼越来越少。
鱼翅贸易是滥捕鲨鱼的根源?
“鲨鱼基本保持了种群数量的平衡”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专家和有关机构的认同。
王亚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全球鲨鱼有300多种,其中中国有130多种,目前全球包括鲨鱼在内渔业资源都面临严重的过度捕捞问题。”
子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海洋物种的评估,无论是在地区还是在全球层面,鲨鱼种群的规模已经严重衰落,有些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Biology)称,根据交易量的测算,每年因鱼翅交易而遭到捕捞的鲨鱼约有2600万~7300万条,总重量约相当于170万吨。根据不同的抽样分析,全球每年以鱼翅交易为目的的鲨鱼捕捞量可高达7900万头,这意味着每秒钟被捕杀的鲨鱼超过2条。
针对“不存在专门捕捞鲨鱼”的说法,从事鱼类研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副研究员张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国近海主要以大型围网或拖网等捕捞方式为主,对鲨鱼来说是兼捕。“近海渔业资源越来越枯竭,大型鲨鱼也越来越少。数字统计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近海鲨鱼年捕捞量为3万吨左右。”张洁说,由于技术设备都较之前先进了,虽然是兼捕,但鲨鱼的捕获量却远远超过以前专门捕获鲨鱼的时期。
王亚民表示,虽然中国专捕鲨鱼的船只已经很少,但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很多国家还存在很多专捕鲨鱼的船只。
郭力强(化名)是广西北海市一家国有捕捞公司的员工。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很少有专门捕捞鲨鱼的渔船,但是捕捞金枪鱼的渔船会捕捞鲨鱼。他说,30厘米的鱼翅算是最好的。在2000年前后,一副最好的鱼翅能卖四五千块钱,现在肯定不止这个价了。
7月20日的“鲨鱼可持续利用会议”上,香港海产品进出口贸易商会生态保护委员会的负责人林丁贵说:“一群吃鲨鱼肉的人带头谴责一群吃鲨鱼鳍的人。为什么一些非政府组织只呼吁‘拒吃鱼翅’,却从不提‘拒吃鱼肉’?他们背后另有目的。”
对此,子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鱼翅贸易才是滥捕鲨鱼的根源,而非鱼肉。行业协会站在保护自己利益的角度去说话,这是可以理解的,他有这个权利,但不应该颠倒是非黑白,不能把不利于自己的问题都避开。”
截至发稿,中国水产协会的办公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虽然有些宣传可能稍显偏激,但正因为这些宣传,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了,连小学生都知道该怎么做。”张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但是,我国在鲨鱼研究和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仍然非常薄弱。“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鲨鱼保护组织,都是基于一个很大的团队。只有靠几十年的调查,才能做好保护工作。但是我们国家没有太多像样的研究,也没有太多像样研究的平台,所以保护鲨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