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食品安全:正在触动全球神经

2012-08-23 16:4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近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今年8月,美国再现甜瓜染菌事件,目前全美已有20个州发现感染病例,2人死亡,141人出现不适,31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在日本,核泄漏事故后,出口食品多次被检出放射性物质超标。

今年以来,我国进口的洋奶粉也已屡次被曝出质量问题:产自澳大利亚的亨氏婴儿配方奶粉被检出维生素B2超标以及泛酸未达标准,新西兰的高培360°婴儿配方奶粉(1段)硒含量不合格,美国百得智金装婴儿配方奶粉(1段)灰分指标不合格等。

显而易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正如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彼得·本·安巴瑞克在近日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所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国际问题,它能够影响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不管你是生活在比较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都是一样的。”

食品安全让世界头疼

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信任,转而对洋奶粉大加青睐。然而,备受推崇的洋奶粉却也经常出现在权威部门检测的不合格名单中。举例来说,来自德国的泓乐婴儿配方奶粉(1段2段)、幼儿配方奶粉(3段)以及较大婴儿配方羊奶粉5批共9.63吨,来自新西兰的可益多婴儿、幼儿、较大婴儿配方奶粉3批0.0162吨,均因标签不合格被销毁;来自波兰的一批乐芝牛奶奶酪,因维生素D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被销毁。6月份抽检的不合格名单中,亨氏、总统、帕斯卡乳业等国际知名乳制品品牌也赫然在列。

据统计,不合格进口乳品的原产地来自十多个国家,包括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意大利、荷兰、丹麦、新西兰、新加坡、德国、英国。其中不合格批次产品主要集中在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主要涉及类别为奶粉、奶酪和干酪等。据不完全统计,不合格进口乳制品总重量超过数百吨。

除了产品被检测出不合格外,近年来,世界各地也不断曝出致人死亡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2011年,美国发生了致人死亡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事件;德国出血性大肠杆菌事件殃及多国,造成30余人死亡,3000多人染病;台湾地区塑化剂事件卷入近300家企业,7000项食品下架,制药和化妆品行业也受到波及;在农业化水平相当高的欧盟,德国的毒豆芽及爱尔兰的家禽饲料污染波及整个欧洲; 2011年,印度的假酒事件致134人死亡。

各国专家普遍认为食品安全无法保证“零风险”

在中外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与会各国专家一致认为,食品安全不可能零风险。“我们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安全,在任何国家,食品风险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风险,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也可以预测未来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与营养部官员Peter Ben Embarek表示。

中国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严卫星研究员强调,食品安全风险的实质是“概率事件”,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孟素荷认为,食品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板块,在2011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我国食品工业仍创造了7.8万亿元的产值,保持了31.6%的增速,高于中国工业经济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中国食品安全所面临的问题,既是庞大的中国食品工业在快速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痛苦过程,又是应对现阶段全球食品安全挑战的重要构成。

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孟素荷表示,2011年,我国死于交通事故的有6.2万人,死于食品安全的不到200人,且80%为家庭食物中毒,不足交通事故的1/300,但引起的恐慌及震荡却远大于交通事故。“信任危机是最大危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表示:“从科学家来讲,我们的感受是2009年6月实施了新的《食品安全法》以后,国家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中国的总体食品安全状况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说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要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现在已经开始建立,监测连续两年覆盖了全部31个省、市、自治区,去年又取得了80万个数据,发现了很多问题。根据需要,风险评估制定了完善的计划,并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来进行一项一项的风险评估。

对于目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感差,陈君石认为,消费者所知道的食品安全的信息,应该说99.9999%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媒体,包括网络。由于一些关于食品安全信息不够科学准确,有一定误导性,导致很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客观。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就指出,现在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存在误区,实际上,食品添加剂是日常食品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迄今为止,中国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因为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专家表示,目前,媒体曝光成为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渠道。许多传播学专家指出:新闻媒体的介入对广大消费者了解事件真相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舆论取向不应成为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标尺,更不能代替科学的研究和调查。

孟素荷也认为,尽管我国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不断,但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在明显提升。她说:“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到2011年地沟油事件、2012年的海南死猪肉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正面变化的曲线,即中国已从2008年事发后的各级瞒报,到2012年事前政府的有效排查及果断处理。”

她还表示,中国政府正走在从危机应对到风险预防的正确道路上。而企业家必须从对价值竞争的狂热依赖,恢复到对原料基地建设和控制的梳理,理清诚信和责任,回归行业。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