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礼金一览
上世纪70年代:三转一响,好有面子
当时普通人的月薪在50元左右,结婚需要“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骑永久牌自行车去上班,用蝴蝶牌缝纫机给家人改衣服,就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了。”60多岁的老街坊陈叔回忆道,当时不兴攀比,结婚礼金普遍在300元左右,家庭条件不好的不给礼金也不计较,结婚花费不超过800元。
上世纪80年代:礼金翻番,高至千元
上世纪80年代职工工资增长最快的年代,城镇职工年人均工资由1978年的714元猛增至1990年的3504元,礼金也实现翻番,当时结婚男方给女方的礼金一般在500-1000元之间,婚礼一般花费在3000元左右。
上世纪90年代:大操大办,礼金过万
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商品房年代,房子开始成为年轻人结婚的心头大事,家具电器、衣服首饰、婚宴花费开始上涨,大操大办之风开始盛行。普通家庭的结婚礼金在2000-6000元,家庭富裕的可以达到9000-10000元。
跨入2000年:有房有车,拼妈拼爹
“三大件”升级为房子,车子,票子,年轻人结婚基本要靠父母在经济上的鼎力支持,80后独生子女对于婚礼更是讲究。“婚礼没个15万办不下来,没有父母的支持怎么行。”广州仔陈先生告诉记者,广州人相对实在,普通工薪阶层礼金在2万-3万元。
礼金的本质:购买新娘的生殖能力
根据1967年出版的《世界人种志》统计,在1167个前工业化社会中,三分之二的婚礼要给礼金,而只有不到4%的婚礼要给嫁妆,说明礼金比嫁妆普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息汪·安德森认为,礼金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对女性生殖力的购买,年轻、健康、身材好、相貌靓的新娘结婚礼金要相对多。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