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秀专业户
●龚绮 21岁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大三学生 “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校花大赛”亚军
名声非议共存 “他们羡慕嫉妒恨”
百事足球宝贝全国总冠军、新锐校花大赛亚军、51届国际小姐大赛北京区季军、洲际小姐贵州区冠军……翻看龚绮的履历后,所有人都有一个结论——这姑娘就是一个选秀专业户。龚绮在学校学的是声乐专业,同其他普通院校不同,龚绮所在的这家艺术类院校对学生外出参加类似选美选秀活动持支持态度。
“和一些选秀节目不同,我参加校花大赛还有其他的选美比赛,不会耽误太长时间,基本上只有到最后的决赛阶段才会封闭集训,最多也就是一个月。提前和老师请假,一般都没问题。”电话那头,龚绮的声音有着男孩子一般的干脆利落。
对于选秀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龚绮倒也并不讳言,“比赛得奖后,有人知道你了,活动也就随之多了起来,一般都是平面模特,商演走秀或唱歌。”即使是在艺术类院校里,龚绮这种“得奖无数”的女生也还是会招来一些非议。“也有人会说一些有的没的东西,我觉得他们就是羡慕嫉妒恨。不过,大部分同学都是鼓励我,还会去现场给我加油。”
收获从容与自信 “我能HOLD住”
当记者让其谈谈对“校花”的看法时,龚绮说:“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可能我们父母那一辈心目中的校花形象,就是那种长发飘飘,一身白裙,走在校园林荫道上的女孩。但在现代社会,我觉得要聪明,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范儿,这就是美丽。”
在和龚绮谈话的过程中,记者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21岁的年轻女孩和同龄人相比,有着更多的从容和自信。“虽然我们艺术类院校的气氛要活跃一些,但总归还是校园。我参加的这些活动,让我见识和接触了各种类型的人,社会阅历、人际交往、驾驭能力和自信度肯定和那些只在学校里苦学的同龄人不一样。用现在的话说,我就是能HOLD住。”龚绮坦言。
当得知本次校花大赛在北京大学宣传时遭到抵制,龚绮表现得略感意外。“其实内外兼修还是挺重要的,我觉得,如果北大能有一个女孩参加这个校花大赛,她和我们这些艺术类女生的气质肯定不一样,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我相信她肯定能比我们走得更远。”
-大赛组织者
校花并非“花瓶” 注重综合素质
记者从龚绮所参加的“中国大学生校花大赛”的组委会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校花大赛”是由某杂志联合国内数家媒体主办,每年一届,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届。今年这届“校花大赛”在全国近300家高校同时展开,仅线下报名人数就达三四万人,线上报名几十万人。其中,北京地区目前报名的女生达2000余人。经初步统计,这2000余名候选“校花”中,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20岁。
记者得到了一份去年“全国大学生校花大赛”的工作手册,从中看到“校花”的评分依据主要包括综合形象(形体、气质、形象)、现场表现、才艺表演等方面。根据该评分标准,比赛设有形象展示(包括泳装展示)、才艺展示、智力素养问答等环节。
据了解,所谓的智力素养问答为考验这些“校花”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所以设置的多为开放式的论述题,内容涉及社会、大学教育、大学生、社会历史、校园文化等,以供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我们举办校花大赛的目的就在于改变‘校花’在大众心中单一的外在‘花瓶’印象,比赛中选手所体现出来的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要充满阳光、彰显魅力,只有这样的在校女生才能获得校花的殊荣。”比赛的组织者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