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2时,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水质自动检测站总工程师褚东方,高兴地拿到刚刚分析得出的水质检测报告。虽然上面一连串的专业名词和数字,让记者有点儿“犯晕”,但从褚东方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来看,这些数据都证明陶岔渠首水源的优质。
2014年,这一渠甘甜的清水,将绵延1277公里,流入北京团城湖,北京市民将喝到“有点儿甜”的丹江水。
水质检测结果 北京与源头“同步”
褚东方带着记者走进这座2004年初开始运行的陶岔水质检测站。站内目前使用的全是欧洲进口的最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设备每隔4小时,都会自动对包括pH、水温、浊度等11个因子进行检测和分析,数据可以直接显示到北京相关部门的检测屏幕上。而且监测的灵敏度也令人“惊奇”,褚东方举例说,哪怕有一个人到水源地游野泳,监测站屏幕上“浊度”一项的指标也会马上发生变化。
“这是中午12点刚刚得出的检测报告,水质中pH、总磷、叶绿素等,均已达到一类水质标准,也就是说可以直接饮用。”褚东方说。
土壤档案保留 发生水质污染可查
水质检测站的一个房间里,几个大架子上满满当当地码放着很多棕色的玻璃标本瓶,瓶子上的标签引起了记者的好奇:桐柏村、宋湾村……同时还标注着日期、经纬度和深度。褚东方告诉记者,这些标本瓶中装的,大多是在2014年全线通水后,被淹没的村庄的土质样本,还有工作人员在这些村庄收集的农药瓶、除草剂等样本,甚至还有秋收后的秸秆。这些看似“普通”的“珍贵”标本,将成为当地土壤环境的最原始资料。
记者了解到,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到176米、水位达到调水所需的170米后,144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被淹没。4000万立方米的耕作土壤或将成为丹江口水库巨大的内在污染源。“比如今后一旦发生水质污染,这些灭失的土壤和其他环境样品都将成为第一手的资料。污染源在哪儿、是什么造成的污染都将有据可查。”
185个村被淹 乡土成为最好纪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将惠及京津冀,缺水的北京将获得12.35亿的水量。但河南淅川县将为此做出巨大牺牲。全线通水后,11个乡镇、185个行政村将成为一片汪洋,13.1万亩肥沃的良田几乎淹没殆尽,很多移民都不忘包上一包家乡的土壤再踏上搬迁的路途。
褚东方说,这些样本除了作为环库生态的第一手资料,还将成为16.2万移民难离的“故土”的最好纪念。今后,这里将建设约3000平方米的专用标本保存库房和博物馆,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贡献、离家搬迁的移民将在这里看到自己曾经居住的村落的一捧泥土。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