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半数家长觉得孩子不幸福 成人世界促"少年老成"
2011-05-31 16:34:05      来源:扬子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烦恼排行NO1

优秀的孩子就不能失误吗

调查中,来自于学习上的压力几乎是每个学生不得不面对的。“妈妈每天都在催我写作业、看书,每次考试分数下来就给我上‘紧箍咒’。”四年级的小超告诉记者,自己有点顽皮,坐不住,在班上的成绩中等,不过很喜欢航模、机器人这类动手活动。“不过不管我这些玩得多棒,妈妈看到的只是我的成绩和排名!”而在鼓楼区一所名校念五年级的小雨同学告诉记者,作为“好学生榜样”也有着一般孩子想不到的压力。比如她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不仅是同学把她当做超越的目标,就连同学家长在鼓励自家孩子的时候也会拿她当“标杆”。有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她就听过一个家长对孩子说:“你要是考试超过了小雨,我就给你买礼物。”一开始,这样的情况并没有让她感到压力,直到有一次考试失利后,不少同学都幸灾乐祸地对她说:“这次总算是超过了你,真是太高兴了。”小雨说,考试失利后本来就有些沮丧,再听同学们这样的“冷嘲热讽”,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正是因为平时成绩好,表现好,父母和老师对我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小雨告诉记者,现在一旦有哪次考试没发挥好,家长和老师就会找自己谈话,并用“你是很棒的孩子啊,怎么能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呢?”每当这时,她就会羡慕起班上的“中不溜”学生,不聚集太多的关注也是一种幸福。

烦恼排行NO2

爸妈说我不如别人家孩子

采访中,记者发现,孩子们最恨的一种生物叫“别人家孩子”。 “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还是达不到爸妈的要求,在他们眼中永远都不是第一名。”在不少学生的烦恼中,不被父母认可是另一大要素。正如网络上热炒的“有一种生物叫作人家的孩子。”在不少家长眼中,同事的孩子、自己孩子的同学好像总是样样出色。“你怎么就不如人家谁谁谁”成了家长们对自己孩子不认可的口头禅。在游府西街小学读三年级的小妍说,自己在班上的成绩还算不错,但却很少能听到父母对自己的表扬。“他们总是拿我和同事的孩子做比较,要么就是谁家孩子奥数学的比我好,要么就是谁家孩子听话懂事,我在他们眼中就真的没有优点吗?”

烦恼排行NO3

同学间也按成绩“抱团”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来自学习、家长的压力外,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孩子们烦恼中“点击率”较高的一项。不少学生提到,班级里从中高年级开始就有一定的“小团体”形成,谁和谁玩的好就自成一派,到了班委改选或是投票评选时,“小团体”成员就会起到很大作用。那么,班级中存在这样的“小团体”老师难道不知道吗?学生们说,其实老师大概都知道情况,但很少会有老师会重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这只是孩子们的相处方式,所以真正干涉的很少。六年级的宣宣同学告诉记者,这样的“小团体”不少都是按学习成绩形成“帮派”的,所以也就自然形成了好学生、差学生各自“抱团”的情况,而且界限十分分明。这样的明争暗斗对于一些不善交际的同学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

在南京某名校读书的小南(化名)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前不久又拿到一次区级表彰,而对于很多孩子渴望的成功小南却表现得十分淡定,没有任何喜形于色的表现。“半路上的鲜花不代表永恒,只有最后的成功才值得庆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的孩子对自我要求变高,而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也让孩子们感到压力不小。“原来在一二年级时的不少好朋友,现在都变成学习上的‘对手’,每次考试后的相互‘比分’也很头疼。”上三年级的张同学说,升入三年级后就像进入了“分水岭”,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随着学习竞争“绷紧”了不少。一些原本要好的小伙伴现在都是埋头练题,到了考试出分就会炫耀着说:“我超过了你”。张同学告诉记者,每每这时心中都会有失落感,“我多么怀念以前课间一起做游戏,放学一路结伴走回家的小伙伴,但现在我们之间好像已经被学习隔开了好大的距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预算公开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中国日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朱灵在纪念中国日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