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标准,过时了吗?
气象意义上的季节定义到底有什么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气象专家表示,这样的标准显然已有些过时,囿于严格的数据,结果不仅与自然现象的变化相差较大,而且很难指导百姓的生活安排,确实有必要改一改了。
也许,这样的标准几十年前还挺合节拍,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季节错乱”现象越来越多。除了迟迟实现不了入春,有时候还会出现过早换季的情况。据介绍,在2008年1月上旬,就出现连日升温现象,最低温度甚至也达到了11℃,按入春标准,当时申城气温大有达标的趋势。但对于这样的达标,气象专家同样不能宣布入春。因为1月份还不到“计算入春倒计时的季节”。接下来,冷空气再降临又可能造成“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是否再次宣布“入冬”?可见,气候变化多端,原有的刚性气象标准确实有些难以适应。
对部分市民认为“标准失效”的观点,很多专家并不认同。上海市气候中心气候预测科专家沈愈表示,百姓平时感受到的都是即时性的天气,而不会关注连续的气候变化。季节转换的气象定义,是气候学上的,必须反映稳定的气候过渡,而不能随意性,因此需要订立一个相对科学的标准。
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则表示,必须肯定气象意义上季节定义的科学性,这是根据近百年来的上海气象资料而定的,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它更多用于气象学科研究,与市民生活关系不太大。而且,气象意义上入春,也说明是真正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春天,“春天的成分大于了冬天的成分”,对市民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还有的专家表示,修改标准也非一朝一夕之事,目前的气象标准何时才能修改,还有待于更成熟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