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6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外发布《西咸新区总体规划》,西咸新区被寄予厚望。
五年后的今天,西咸新区实现了交通外联内通,公共配套超前,产业交错互补,临空经济、健康医疗、文化旅游、高新科技、现代农业等产业在新区8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栽树成林,一座活力四射的田园城市新貌日渐清晰。西咸新区已然成为大西安腾飞的新翅膀,成为助推陕西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阵地,站在陕西开放最前沿。
五年来,西咸新区按照“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建设理念启动开发建设,从无到有,为城市建设打下基础,获得广泛认可,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
五年来,建成通车的557公里市政道路、加快推进的“五路四桥”以及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实现了交通外联内通;清华附中秦汉学校、枫叶国际学校等20所学校已经建成;第四军医大学医教研综合园区、西安交大二附院等国内一流的医疗资源已经落户西咸新区,超前配套基本形成。
五年来,中兴通讯、微软、GE照明、华晨汽车、移动、联通等众多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重量级企业纷纷进驻,秦汉新丝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渲染云平台正式上线,中俄丝路创新园首个子园区中兴深蓝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航空科学城——无人机产业化基地项目”落地生根,意大利航空航天企业协会中国中心挂牌成立,西咸新区已成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洼地。
作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西咸新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国家战略任务。5年来,西咸新区在西安和咸阳之间的这片城乡结合部,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用实践回答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命题:城怎么建、乡怎么办、人从哪来。
2016年的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规划的对接,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
在经济学家、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看来,西咸新区要给西安和咸阳两市当好红娘,通过西咸新区的努力,首先让西安和咸阳的经济一体化,促进两市经济优势互补,共同把大西安做大做强。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西咸新区还担负着建设丝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重任。如何在丝路经济带上寻找发展机遇,这成为摆在西咸新区面前的一个重大考题。
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西咸新区创新发展思路,率先参与国际合作,让企业不仅进得来、出得去,还落得了地,扎得了根,成长得起来。
张宝通认为,在产业发展上,要尊重经济规律,扎扎实实在“一带一路”的机遇前谋划产业,做强产业;就西咸新区内部而言,要形成自己的中心,而目前西咸新区正在建设的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就应该成为这个中心,要把能源金融贸易区建设成为当今的大唐西市、当今的国际贸易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认为,作为丝绸之路起点上的国家级新区,与两江新区、兰州新区、贵安新区等陕西周边其他国家级新区相比,西咸新区最大特色是继承古老中华文明——如生产为生活服务、天人合一理念,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如海绵城市和现代物流,开创新型融生产生活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区模式。他表示,西咸新区今后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上下功夫,成为开创21世纪人类文明的先导。
今年的4月21日,西咸新区与南沙新区签订“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展开全方位合作,通过国家级新区之间的战略合作,将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