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成为比萨斜塔的梦想有可能不会实现了。”8月5日,西安市大雁塔保护管理所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风趣地说。自1997年起,这座已经持续倾斜数百年的千年名塔竟然停止倾斜,以平均每年1毫米的速度向反方向回弹。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雁塔的“改斜归正”?
建成1300多年,倾斜由来已久
最大程度超1米
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坐落于西安市南郊,始建于公元652年,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的旅游景点,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十之九斜”,大雁塔保护管理所业务科科长刘忠告诉记者:“塔建筑高而沉,地基面积却又比较小,加上古代地基处理方法简单、技术落后,因此容易出现塔身自陷。在自陷过程中,由于地基周围的地质差异,可能一边松软,一边坚硬,于是就出现了塔身倾斜。”
刘忠说,大雁塔通高64.5米,“相当于20层楼高”,塔体总重量和高度在唐塔中首屈一指。同时,在历经了1300多年风雨和70多次地震后,“倾斜在所难免”。
据了解,史料中关于大雁塔倾斜度的准确测量,最早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当时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1941年,再次测定它已向西北倾斜了413毫米。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到1996年,大雁塔倾斜达到最大程度,经国家测绘单位实地测量,结果显示大雁塔倾斜已达1010.5毫米。
地下水超采,水位降至百米以下
一度加速倾斜
据介绍,虽说“十塔九斜”,但造成大雁塔加速倾斜的主要原因,还是地下水的过度抽取。测量数据显示,大雁塔从公元652年始建至1941年倾斜413毫米,共经历了1289年。之后却在短短55年间,倾斜度增加了近600毫米。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大雁塔的倾斜速度最快。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西安市城市用水量也随之急剧增加,加之天气干旱,河流水量减少,大雁塔周围各大单位和居民吃水困难,就自己打井,无限制开采地下水。由于常年严重超采,使得西安市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危及大雁塔建筑,加速了大雁塔倾斜下沉。
据当地媒体报道,上世纪90年代前期,西安城市八成以上用水都靠抽采地下水,使得西安城区形成了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覆盖西安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的一半。较严重的大雁塔一带,地下水位已降至100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