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五十岁左右、头发花白、下颚方正、眼神锐利的男子可能是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鲁迅在公众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使得他身上除了写作之外更蒙上一种偶像的光环。
早在东京做学习语言时,鲁迅就剪去了象征顺从清王朝的辫子。他在日本弃医从文这一颇具戏剧性的决定,据说是受到了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片影响,在这部片子里有一处情节是一群中国人麻木地围观日军杀害自己的同胞。1926年他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公开抨击自己的上司教育部长。鲁迅的行动树立起一个勇敢正直的公众模范形象。
鲁迅还是一个倍受争议的激进主义者。他离开包办婚姻,和一个比自己小16岁的女人结合。他坚持左翼政治立场,对当时的国家、社会和道德怒其不争,并为此笔耕不辍。他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人”,其作品中表现出的“疼痛、忧郁和虚无主义”和“从不放弃”被当代作家认为是最值得仿效的地方。
“鲁迅是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这也是他的洞察力、穿透力和文学触觉如此深刻的原因。”鲁迅作品的译者、出版顾问迦南·莫斯(Canaan Morse)说,“他的无所畏惧和批判时的毫不留情,以及他够胆量把自己的看法都付梓是绝对值得称道的。”
彼时鲁迅生活的中国正处于长达150多年的外国侵略和内乱重重之中,当时的文学不能团结人民,更遑论能有人用文学启益民智和民族认同感了。
2009年,鲁迅的作品被企鹅书系(Penguin Books)出版后,又增加了一批英语读者。“我收到一些英语教授的来信,他们把鲁迅一起列入了20世纪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列。”译者朱莉娅·洛弗尔(Julia Lovell)说。
在鲁迅去世后的一百年里,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作家。而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处在一个不同的层面上。年轻人更喜欢用鲁迅写作的小说中的人物互相称呼,比如阿Q——装模作样又爱恶作剧的乡下笨家伙;祥林嫂——不停哭诉、深受剥削的女佣;孔乙己——酒鬼、小偷,科举考试屡试不第。
在成都读高中二年级的戴安梅(音译)说,自己从前总是被妈妈叫做“祥林嫂”——因为老是重复着同样的话,“但我一直想知道祥林嫂是谁。”后来她读了鲁迅的作品,“我觉得出生在现在这个新时代很幸运,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开放。鲁迅的作品使我们更深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也告诉我们更应该尊重这个国家已经取得的进步。(记者 Chitralekha Basu, Yang Guang and Mei Jia 翻译 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