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沪女生被哈佛等8所名校同时录取 爱做记者热心公益[图]

2015-04-09 10:25:30 来源:东方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沪女生被哈佛等8所名校同时录取 爱做记者热心公益[图]

沈赫赫在青奥会上扮演小记者角色。受访者供图

据《青年报》报道,近期,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西北大学等8所美国排名前40的名校都向上海一位高三生伸出了橄榄枝。她,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15届学生沈赫赫。虽然是名“学霸”,但她关注教育、成立“行动派”公益组织。对于未来人生路,她也希望带上一颗“公益心”。

下定决心留学

高二结束所有出国考试

其实在沈赫赫身边,有不少保送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学长学姐,这条路曾经她也想走。但经过深思熟虑后,她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并不是因为教育差距,而是想换个环境挑战自己,去面对不同的学科设置,面对不同的授课方式,同样也面对不一样的环境。”

当下定决心后,善于规划的沈赫赫就结合学长、学姐的成功经验,将申请流程细分成三部分,循序渐进地进行学校申请。在她眼中,首先要达到目标学校要求的标准分数,“作为学生,无论我们选择出国或是高考,考试是避免不了的一道坎。既然考试逃不过,那就需要趁早面对。”

于是,沈赫赫就在高二第一学期考了SAT I,高二结束前完成了所有出国考试,这才有更多时间在“申请季”完成文书。

在三个月内,一篇又一篇申请文书均由沈赫赫自己完成,在不停地撰写、修改中,她用自身经历和生动的趣事向校方展现了最有特色的自己。

初二拿下中级口译

多读原版小说扩大词汇量

赫赫坦言,小时候,妈妈并未刻意地教她如何学习英语。“妈妈主要以培养我的学习习惯为主,让我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学习。”

“以阅读为例,我主要是通过读英文原版小说来提高阅读速度。”沈赫赫利用初一升初二的暑假,读完了“书虫系列”的所有英文书(缩略版),并选择了喜欢的《傲慢与偏见》原版一点点“啃”了下来。“读原版书可以扩大词汇量,我一般会在电脑上看原版书,把不懂的词放在Excel表格里,打印下来压在我书桌底下,”赫赫介绍,“这样词汇量会逐渐地提高”。在上外附中日常的英语学习再加上平时的强化阅读,让她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赫赫第一次考SAT时,就拿到了阅读的满分。2013年,沈赫赫也取得了外教社杯全国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高中组特等奖的成绩。

至于听力部分,赫赫则是有效利用了在学校英语考试中听写的方式。“假期中我会用新概念的磁带,去做听写练习,一点点跟上语速。”在初中二年级时,赫赫轻松考出了英语中级口译证书。在校内,各式的英语演讲比赛也给了他们更多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机会。“参加比赛时因为自己要写演讲稿,我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多读读书,多看美剧。看着看着就练出来了,”沈赫赫说。

曾在青奥会上

全英文采访“青年大使”

“申请的学生都很优秀,申请时要避免重复描述,突出自己特点,有自己的个性。”这是沈赫赫在申请学校后的经验之谈。而她自己也的确很有“特点”。

沈赫赫兴趣广泛,自六年级便开始参加学校学生记者团。此后,成为上外附中学生记者团团长,成立了学校首份月刊类校报——《Focus》。2011年至2012年,她在美国交流期间还带头成立了校报。

因为优秀的英语能力与多年的“小记者”采访经历,沈赫赫受中央电视台邀请,作为上海唯一一位青年团记者,持中央电视台正式记者证件,参与采访并报道了2014年8月的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青奥会举办的12天里,沈赫赫全程独立用英语采访了巴基斯坦青奥会青年大使,探究了在青奥村的中国文化,尽全力去采访叙利亚女子篮球队。她将她眼中的青奥会,通过电视屏幕如实展现给了全国、全世界的观众。也正是因为她对新闻的浓厚兴趣及这份热爱和努力,此次被本科新闻学院排名第一的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录取。

“无论热衷的事在他人看来是否有价值,只要有热情、有毅力,都会成为你的特点。”沈赫赫说道。

热心关注公益

组建“行动派”帮助小伙伴

父亲从事非洲援建项目,母亲是教授,父母在公益和教育方面对沈赫赫影响很深。而在美国一年的交流期间,她以第一位中国参与者的身份参加了全球年轻女性领导力公益夏令营,通过阅读和沙龙讨论去尝试用学术的角度理解性别平等问题。这一年让她对中美教育、教育平等议题有了更深刻和直观的感受。

回国后,沈赫赫在学校发起过关于支持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宣传活动。而在“哈佛中学生领袖峰会”上,一段对教育差异的介绍让沈赫赫感到震惊。于是,关注教育平等的她决定和朋友组建了一个名为“行动派P.I.E”的公益组织。公益组织里既有学校的同学,也有外校的小伙伴。她将首个项目取名为The Motivator,希望将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结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在学术、社会实践中有需要的同学,“项目后期,我们启动了线下和线上的教育小论坛和分享会,最终发展成为了Motivator学生导师计划。”

“在申请国外大学面试时,在我看来,考官主要是挖掘你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以及看你对社会问题的想法和看法。通过看简历,和你聊天,通过问题去了解你成就之后背后的动机。通过面对面沟通,看是否真实地去做这个事情。”沈赫赫觉得,平时从事记者采访、参与公益活动等社会经历,让她在面试时加分不少。

[未来]

希望用“公益”改变他人生活

现今,当大多数高三生还在日夜备战高考时,拿到8个OFFER的沈赫赫相对有些“悠闲”。今年3月起,她在放学后就到咖啡店做兼职,每周日做英语家教。她希望用自己赚来的钱,继续在经济上支持“行动派”活动。之所以如此付出,是因为她对行动派还有更多长远的设想,“在第一批导师项目的运营后,我们将查漏补缺,完善整个团体。通过招募一些‘小鲜肉’,不断更新、自创项目,保证行动派可以延续下去,也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帮助其他团体去实现公益理想。”

虽然还没有决定最终去哪所大学,选何种专业,但对于将来,她大致有了构想:希望自己多做一些维护社会公正的事情、多做些公益。“我还不知道未来具体做什么,或许我真的成了职业记者,或许我成了律师,或许……但只要对别人有用,为他人生活带来更好改变,我想就知足了。”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沈阳怪坡东北虎园东北虎一胎产5仔

福建全力处置古雷石化大火

小区建筑工地旁的“火山口”

广西17岁少年辍学打工救弟

精彩热图

河北献县发现一座反映唐代人富足生活的古墓

山东12岁男孩与精神病母亲被锁屋内8年 不会说话

郑州陷入持久“拆城战”

长沙:暴雨袭城水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