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斜土街道将行政管理区域分为4个网格管理服务块区,建立了18个居民区工作站。每个网格都配有3+3+3+x的社区管理服务队伍
编者按:一个常住人口达2000多万的特大型城市,如何完善社会治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历时近一年的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成果已经发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街道、乡镇和居村的干部群众在想些什么,又在做些什么?东方网记者带着问题,从一线发回报道。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金丹、曹磊1月21日报道:中午11点46分,上海市零陵路大木桥路路口转弯处出现了几辆烧烤流动摊贩车,一时间烟气缭绕,渐渐围拢的人群挤占了原本并不宽敞的街面,途径车辆纷纷绕行……这一幕,在斜土街道网格化管理实时监控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值班人员见状,立即拿起对讲机布置了几句,正在附近巡视的“网格员”和城管人员随即前往处理。记者在监控中心的屏幕前看到,数分钟之间,流滩和人群即被驱离,街面上恢复了整洁通畅。
印象里的斜土街道是上海著名的“老城厢”。历史上这里曾集中了水泥厂、石灰厂,还曾作为运煤、运粪码头排废气和废水,到处都是粉尘和煤灰。周边住宅以过去的工人新村为主,如今面临很多老旧小区都有的群租、违章搭建、环境脏乱、独居老人众多等“老大难”问题——连街道干部们都自嘲,斜土就是“又斜又土”。
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记者明显感觉到斜土街道变得干净漂亮了:街边的乱停放、乱设摊、跨门营业大大减少,车辆开过时不再像过去这么拥堵;随便走进一个老式小区,只见绿树环绕,不见落叶扬尘;违章搭建少了,楼前楼后都整洁宽敞,老人们坐在冬日暖阳下聊聊天,令人看了心情舒畅。
说起旧貌换新颜,斜土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水华一脸自豪,他笑言“你们可以到处走随便看,我们没有典型定点,哪里都经得起检验。”
图片说明:各个区域的实时情况在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监控屏幕上一目了然。从发现问题到协调、解决、反馈、监督、评估,一连串流程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群租违建,一“网”解决
“哪里都经得起检验。”一句话刚好道出了“网格化管理”的精髓。而这种“360度无死角”的自信,不仅出于一个街道干部对自己辖区的完全熟悉,更来自他对上海数月以来在多个街道试行的网格化管理新制度成效的充分认同。
斜土街道从去年9月开始试行网格化工作以来,把原来的区域划分进行了重新调整,根据人口数量、区域特点、管理内容、服务设施等因素,将3.18平方公里的辖区划分为4个“网格块”。每个网格均配有3支巡查执法队伍、3支居民区管理服务队伍、3支评估督察队伍以及多支社区综合服务队伍。同时,根据本区域特点和老百姓反映集中的问题梳理形成224项任务清单,明确了各支队伍的工作内容、责任权限、处置时间。
过去各部门、各居委直接对街道和上级部门负责,管理相对松散,在一些公共领域容易发生管理重叠或者互相推诿现象。有了以网格为单位的精确划分和细致分工,这一现象明显改善。
随着网格化管理的推进,斜土街道的群租、违建等“顽症”正在瓦解,目前已连续数月负增长,新增势头得到遏制;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电线老化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推进也比过去大大提速。
图片说明:东方网党委副书记金丹正在聆听斜土街道办事处主任吴寅飞负责人介绍网格化管理模式
成本不升,服务增能
从去年开始,上海多区县街镇陆续尝试推进网格化联动的管理模式。类似本文开头的场景如今正每时每刻在上海的各个区域上演着——
去年7月23日,闸北彭浦镇接到居民举报,灵石路有一家非法花生加工点,镇网格化中心紧急启动联动联勤机制,短短几分钟之内一举捣毁非法加工点,保障了百姓食品安全;8月8日上午,松江出现强降水,方松街道社会治理联动中心监测到地中海天桥下有机动车辆违规停车,5分钟后,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及时令违规车辆开走……
这些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突发问题正是因为及时发觉和有效处置,危机扼杀于萌芽之中,才没有酿成大祸。
过去,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往往需要到处巡逻、来回奔忙、多级协调,“分分钟搞定”的效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如今,值班人员只需在电脑上填几项信息,正在该地附近巡查的网格员即会在移动终端上接收到任务并立即带队执行,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的坐标和限定时间,任务完成后还需发送语音反馈并回传现场照片,评估人员后续对每项任务的完成质量进行评分,并直接与网格员的工作绩效挂钩。
从发现、协调、解决、反馈、监督、评估,一连串步骤都借助大数据信息平台和新媒体手段高效完成。
这一信息手段在斜土街道被诗意地概括为“天上有云”。街道将12345、110、居委会、网格员、微信平台,包括信访、社会咨询等多种渠道反映的问题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中心云平台,规定各项事务必须从平台“一口上报”,由平台统一将各类渠道上传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派发到责任部门。
这几个月来,因为新模式的铺开,斜土街道几位四五十岁的资深居委干部也赶上了“互联网思维”。网格化管理和过去的方法相比变化在哪?用居委干部的话来说,就是“过去有事要求人,现在只要上网,人不用盯,网帮我们盯。”老百姓诉求的解决,也借由这个“网”而变得简单高效。
而令记者有些惊讶的是,这一番从制度到设备的“大换血”并没有增加多少街道的成本投入。街道办事处主任吴寅飞告诉我们,有了技术手段,加上合理调配,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升,能把更多人力解放出来,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储能,从长远看更能节省成本。
图片说明:在江南新村居民区工作站,工作人员正在更新本小区违章搭建的处置情况。在街道的网格化平台上,每个违建案例和处置进展都有详细记录,一目了然
当好社会症结的“地段医院”
“自循环”是斜土街道的基层干部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该街道提升网格化管理效率的另一个关键词。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吴寅飞表示,“我们下决心做实网格和居民区工作站,要求网格尽量将问题处置在网格,居民区工作站则将问题处理在站区,街道将80%以上的问题处置在街道,专业问题需申请二级平台处置须特别报审批。”
鼓励网格和居民区激活力量,形成“自循环”。小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处理成本降到最低,提升了效率,明确了责任,防止问题堆积,权力下放的同时也减少对上一级资源的无效占用。
什么叫基层治理?一位居委会干部幽默地打了个比方,“如果把城市管理比作解决社会问题的医院,基层治理就像地段医院。一些不太严重的基础病症在这里医治,往往比去三甲医院挤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