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复旦各院系不再“吃大锅饭” 人财物等分配权限下放

2015-01-14 14:25:59 来源:解放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东方网1月14日消息:由学校来主导下属各个院系的发展,在复旦大学即将成为历史。昨天上午,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表示,经过两年多的打磨,复旦大学改革方案已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学校资源“计划分配”、各院系“吃大锅饭”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

这一改革方案的核心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随之而动的,还有人事、财务、资产管理、学术管理、总务后勤等配套机制的改革。改革之后,学院院长手里将掌握更多的钱,院系也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为何要改:

用人用钱自己说了不算

复旦大学的两级管理改革,其实早在2002年就开始试水,但效果并不理想。当时,生命学院一位“海归”院长千方百计争取到在学科建设方面试点两级管理的机会。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无奈地宣布放弃:“用人用钱自己说了都不算,拿什么做学科建设?这个管理权还是收回吧!”

复旦大学也曾想过向院系放权。在“985三期”的执行过程中,复旦曾再次试行经费使用权下放。院系有了财权,但学校其他资源的配置并未放开。“有了钱,可以买设备,但院系没有足够空间放设备;好不容易腾挪出空间,又出现没有足够研究生资源开展科研……”昨天上午,复旦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院系拥有部分权力后,但发展的掣肘仍然不断。

“学术权力下放了,但相应资源配置的权力还在学校,这样的权力下放其实是‘空放’。”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说,这一次复旦的改革将是综合性的,是从权力和资源双方面重新配置,“在困扰中国顶尖大学许久的学术治理和运行模式上,复旦大学将取得根本性突破。”

对于不少中国高校来说,人事、财务、资产、后勤,是“油水”最多的实权资源,都由学校牢牢把握,将这些实权下放给学院,学校是否会被“架空”呢?

对此,朱之文认为,改革后校院有不同分工,“院系对具体学科的发展、规模定调、分派资源更知根知底,要让第一线了解情况的人决定人财物该用在哪;学校在对各院系、学科的常规发展扮演审核、监督的角色,谋划少量单个学院无法完成、关系学校发展大计的重大项目。”

改革核心:

权力下放,学院当家理财

财务和人事,无疑是复旦大学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是要解决高校的资源配置有效性、协调性的问题,要把钱花到刀刃上。”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说,能够制定出优质发展规划,并已形成高水平学术共同体的院系,将在财务资源、人事聘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获得充分、实质性的倾斜。

复旦校院两级管理的改革,旨在充分激发学院层面或者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改革之后,学院将拥有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大的资源处置权。复旦大学财务处处长苟燕楠介绍说,要让每个学院能够真正成为一条“龙”,调动学院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配置资源。

钱到了学院,并非院长一人说了算。复旦未来将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基本治理组织,为院系的自主发展提供保障。

比如走在改革前列的复旦物理系,已经成立了发展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评聘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工委员会,甚至还有一个帮助教职工争取国际奖项的Award委员会。学院事务由教授委员会投票决定,党政班子只是协调者。

资源分配:

各院系得比拼项目规划

据悉,复旦大学已经初步遴选出10个院系进行改革试点,基本涵盖人文社会、理科、工科、医科。校方还将和学院进一步沟通后,形成最终的试点院系名单。

打破“大锅饭”之后,不同院系之间是否会出现“贫富分化”?如何保证各院系之间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呢?

对此,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表示,各院系必须做好学科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乃至各类教学和课程培养规划,学校才会把相关资源整体配置给院系。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资源配置到最能够体现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地方去。

“以前吃大锅饭就公平吗?如果一些学院缺乏明确的规划,内部管理架构松散,发展目标模糊,即便有很多学术大佬,但存在一种惰性,你把资源给他,使用的效率也很低。”刘承功说,学校整体的“蛋糕”大小是固定的,每个学院都要分一块蛋糕,学校很难平衡,因此要以目标为导向,目标明确的,有发展冲劲的,学校就给资源。

另外,复旦还将从两级财务制度上平衡院系资源分配。苟燕楠介绍说,改革后,复旦大学的所有经费将分成两大部分,学院自主使用经费和学校集中掌握的经费。其中后者包括基本运行经费、基本发展经费和重点发展经费。实行经费的梯度分配,也将有利于平衡院系的资源分配。

人事改革:教师没有长聘将面临淘汰

“这次改革,90%的内容其实已经在学校和院系两级启动。上述试点院系要做的,是一些比较敏感的‘深水区’,比如教师的预聘-长聘制。”复旦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预聘-长聘制”要求预聘教师在经历五六年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长聘教师,类似于美国的终身教授。如果在五六年中未获晋升,则将面临淘汰。

根据改革方案,复旦大学今后在人才引进和招聘方面,会将预聘岗位的资源配置到学院,预聘人员由学院自主决定,长聘人员则仍将报学校审批。

预聘-长聘制目前已经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实行。据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沈健介绍,为保证人才引进质量,该系设立了严格的预聘-长聘制。招聘环节需要获得教授大会2/3的同意,才能被预聘。预聘6年后,要经过教授大会3/4投票同意,才能成为长聘教授。“这对年轻教师而言,会有非常大的压力,但确保了引进人才的高质量。”

改革不仅让教师面临更大压力,学校行政部门员工同样如此。学校权力下移到学院后,校级不少行政部门就没了存在意义,比较“伤筋动骨”。为此,复旦从2012年7月开始就开始精兵简政,两年多的时间里,学校机关部门已经从42个精简到33个,学校机关科室从125个精简到83个。其中复旦大学人事处内设科室,从11个精简到了6个。

刘承功透露,目前复旦大学1000名管理人员中,约750人在机关部门,只有250名在院系,“校级部门精简后,相关人员可以分流到院系,充实院系的管理力量。”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宁违章电动驾驶者被罚看3小时安全教育视频

援塞医疗队队员王小艾:被推迟的蜜月

湖北宜昌现“楼顶停车场”

大山里的天梯信使

精彩热图

劳伦斯·许“中国定制”启航巴黎高级时装周

C罗蝉联金球奖

放生螺蛳污染京杭大运河 死螺蛳堆岸边

江西彭泽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38名小学生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