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再制造基地通过发改委评审
有望成为全国唯一同时获得四部委批复的示范基地
记者日前获悉,临港再制造产业基地已于去年底通过国家发改委的评审,有望在今年春节前获得正式批复。这意味着,临港再制造基地有望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获得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质检总局批复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同时,上海率先突破再制造企业的工商注册瓶颈,也有望让再制造这项浦东综改的重点项目落地开花。
未来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群
据介绍,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临港再制造基地编制“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开展筹建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12月初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对临港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进行正式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临港再制造各项设施完善、人员配备齐全、项目储备充足,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示范引领作用。”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春节前批复将正式下发。
目前,基地各项软硬件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其中,再制造检测中心(国家再制造机械产品检验鉴定重点实验室)已初步建成;再制造人才实训基地已获得市人保局资质认定和资金支持,并与临港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开展人才培训合作;再制造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获得市科协和新区政府授牌。
技术研发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信息数据中心、旧件集中清洗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正在有序推进中,未来将为企业提供包括旧件清洗、产品检测、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技术研发、宣传展示等全产业链服务。
此外,基地与多家国内外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洽谈也在顺利推进。全球500强企业戴姆勒奔驰集团已与基地签署合作意向书,戴姆勒亚太再制造项目将于2015年启动建设,投资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预计2017年建成投产,未来年产值超过10亿元。“基地也在密切跟踪康明斯、沃尔沃、通用电气、永达、长久等重点项目,未来将逐步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上述负责人表示。
率先突破工商注册瓶颈
值得一提的是,临港再制造基地启动在即,还收获了一大行业政策突破——上海在全国率先突破工商注册的瓶颈,市工商局已允许本市企业在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再制造”字样。
据介绍,现阶段我国工商注册管理系统中没有“再制造”子项,企业名称登记及经营范围内无法增加“再制造”字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无工商注册的情况下,大部分再制造原料回收无法取得正规发票,继而无法进行税务抵扣。”上述负责人称。
经过多次对接,市工商局已陆续核准上海上柴发动机再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瑞庆机电设备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临仕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临港再制造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登记,质检、税务部门已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浦东新区经信委方面则表示,2015年,区经信委在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将从自贸区政策优先覆盖再制造产业、旧件回收体系建设、海关监管体系完善、税收政策瓶颈突破、重点项目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的探索和突破力度,助力临港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更上一层楼。(王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