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重振雄风,上海文艺评论新景象

2013-04-18 14:32:27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走转改”提升评论质量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设立以来,不少文艺界人士感受到了文艺评论的可喜变化。

变化之一是,以往的“红包评论”“友情炒作”显著减少,对文化事件、文化现象、文化名人的客观评论、甚至质疑批评逐渐增多。戏剧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说:“如今出现在媒体报章上的各种文艺评论,不是一味地说好,相对更加实事求是了”。

变化之二是,加大了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评论和推介。电视剧《焦裕禄》、话剧《红旗渠》、沪剧《挑山女人》等优秀作品,不论是“上海制造”还是“外地制造”,在上海都一视同仁得到媒体的关注,受到文艺评论家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变化之三是,王蒙、陆天明等一批名家针对当下文艺现象发出的“中国好声音”(如王蒙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思索、陆天明对国产电影现状的分析),在上海媒体版面上得到“浓墨重彩”的展示。富有真知灼见的文艺评论在上海的舆论场中得到推崇,而那些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吹捧”、“棒煞”的炒作文章,在上海难以受到迎合。

文艺界人士说,现象之变源于风气之变。上海设立文艺评论专项基金以来,文艺评论界已出现了“走转改”新风。正如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所述:像新闻采访需要“走转改”一样,文艺评论也必须“走转改”——“走”近艺术家和创作实践;“转”变观念、扩大视野;“改”变文风,深入受众评价文艺作品,提升文艺评论的影响力。

电视剧为何“穿越剧”盛行、家庭剧频频拿“家斗”做卖点、抗战剧渲染夸大中国功夫神力、电视文艺存在较多“三俗”现象……近来,上海对这些热点文艺现象的关注和批评,有些在全国引发回响,有的受到中央领导关注。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