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iPad等引入教学 “电子书包”在争议中进入课堂

作者:彭薇 来源:解放日报
2013-03-27 15:17:50
分享

“曾经以为智能课堂离我们很遥远,但它已经在我们身边。”这两年,上海不少区县中小学正在推行“电子书包”项目,iPad等平板电脑引入课堂和教学。昨天的教学现场,记者听到了对于“新课堂”的各方评价,随之而来的问号也是一连串。

不少老师实践后肯定了新课堂的有趣性。曹杨实验小学孙超静说,与传统课堂相比,“电子课堂”添加了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和网络平台系统等,展示方便、形象,能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内容形式孰轻孰重

“新课堂是注重内容,还是形式?”一些老师对新技术疑虑重重。他们知道,理想的答案当然是“有形式,更要有内容。”但现实情况下,有了丰富的多媒体元素“包装”,势必牺牲一些内容。老师们目前探索的方法是,备课上多花功夫,占用更多的课外时间设计课件,减少一些花哨的展示,注重课堂软件的实用性。

“新课堂的疑难点在于评价。”一位专家指出,一堂课中最终学生掌握了多少,恐怕老师心里没底。虽然一些学校推出“课堂练习”,学生当场在iPad上答题,电脑自动批分。但是一些教研员仍认为,与传统课堂相比,这样的课堂优势在于资源收集的便捷性,探索和共享的即时性,而知识的吸收性未必能胜过传统课堂。

全面铺开是否可能

“这样的课堂能常态化吗?”目前正在推进“电子书包”、“电子课堂”的中小学,并没有完全铺开。它们只是以试点的形式出现在一些年级和课程中,每周授课2—4节。不少校长坦言:目前仍然以传统课堂为主,电子课堂的运行不可能常态化。它仍面临很多障碍,比如,“电子书包”和教材之间如何平衡匹配;整个系统终端教育软件开发是否能跟上;如何消除“人机互动”对师生互动的影响等。

家长偏向传统课堂

一些家长认为,真正优秀的教育其实与技术无关,重要的是优秀教师和风趣的解说等。一位家长翻出手机里收藏的一条新闻信息:“美国硅谷精英的孩子上‘零科技’学校”。在著名的华德福学校,没有电脑等高科技,只有纸、笔、泥巴等学习用具。有趣的是,许多学生的家长是科技企业工作的IT人士。

“科技社会中,孩子不接触高科技产品,将来会不会缺少竞争力?”不少家长并不担心,“很多手机、平板电脑软件基本都是‘傻瓜软件’,一学就会。”教育专家也提出,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教育投入更多的不是在技术,而是在人与人的沟通互动,“学生与老师、与同学,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接触,是任何技术也取代不了的。”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