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临近,许多企业开始到大学招募暑期实习生。而许多大学生也想抓住暑期实习的机会,为自己增加些收入,增添一份社会经历。相关部门给大学生提出忠告,选择实习岗位,要擦亮双眼。根据以往查处的案件,大学生暑期实习被骗的案例还真不少。
雷区一 骗子设套
骗子往往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的弱点和急于赚钱的心理设陷阱。本市曾发生过一起“电信业务员”找大学生做兼职,帮助其提高“业绩”,结果14名在读大学生被这个假“电信业务员”利用,造成手机上巨额透支消费。
还有人在网上发布兼职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把作品发过去,大学生按照要求把译文或创意发过去后,就没了下文。其实对方已经搞到想要的东西了,报酬就赖掉了。
专家建议:最好通过学校或正规的职业介绍中心寻找实习岗位。每年暑假前夕,许多企业会到学校招聘暑期实习生,这些企业能跨进校门招聘,应该已经通过学校的审核。
雷区二 抠门企业
小张的实习岗位是销售,她说,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上手了,工作与正式员工没啥差别。但给的实习补贴却少得可怜;小汪同学到一家小企业实习,说好按月领取工钱的,结果快做满一个月了,被老板找了个借口打发了;小梅同学实习时,别说报酬,连伙食、车贴等基本补贴都没有,小梅自己倒贴伙食费、通讯费、交通费。
专家建议:实习期的大学生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保护。学生与实习单位建立的是一般民事雇佣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实习期间的补贴要看实习生与单位的约定。因此,建议学生一定要争取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实习时间和实习补贴,避免沦为用工不规范企业的廉价劳动力。
雷区三 推销假货
女同学做家教、文秘时遭到骚扰;有学生实习后发现,对方找她做的其实是“传销”,还有单位让实习生推销假货。
专家建议:碰到这种情况,学生需要拿起法律武器了。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吴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