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4月7日讯 “有人说我名字像女汉子”,近日,家住章丘的李小姐(化姓)致电本报称,因为自己的名字中含有“囡囡”俩字,既不好认,还屡次被别人开玩笑,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想去改名,但去派出所办理改名时却遇到阻力。
7日下午,记者联系上章丘刁镇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居民改名,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才可以。而且由于公民申请姓名变更,原则上只能办理一次,因此要慎之又慎。
囧境1
很多人不认识“囡”字
家住章丘刁镇的李小姐今年24岁,本是美女一枚,却因名字中含有“囡囡”两字,从小就遭遇到了很多尴尬与不便。
“囡囡这俩字,是镇里的长辈给我起的”,说起这个名字,李小姐年幼时并没感到任何不便,直到上小学点名时,李小姐才发现她这个名字“有点儿怪”。
“老师点到我名字时,往往不知道念什么”,回想起那时的遭遇,李小姐现在还历历在目,“我就在全班同学的目光中站起来,红着脸解释一遍”,而这时,往往就有调皮的男生吹口哨、开玩笑,“因为这俩字在济南很少见,江浙一带倒是挺多的。”
后来每到换班级时,这种尴尬就成了惯例。“老师们大都不认识这个字,点名时,我都要重新进行解释”,李小姐无奈地说。
囧境2
“囡”被释成“女汉子”
最让她感到尴尬的事情是在最近几年发生的。“近些年来,由于网络的流行,我的名字也跟着倒霉了。”说到这里,李小姐脸都红了。
早在2010年,网上出了一部介绍性工作者经历的电影,片名就叫《囡囡》。那时,不少同学在网上看了后都在议论这部电影,这令当时未满20岁的李小姐害羞急了,“有些好事的男生还当着我的面开起了玩笑,故意拉长音调说这两个字”。
后来,随着网络用语的流行,囡囡的意思有了更多的解释。由于根据词义构字,囡字为女外有困,这困可能是困惑,也可能是指枷锁。所以当代词义解释中有人将“囡”字赋予了新的词义,意为“女汉子”,“问题少女”,皆是女性受困之意。
因此,当周围有些好事的人了解到这点后,又拿李小姐的名字开起了玩笑,“甚至直接当面喊我女汉子”。李小姐说,刚开始她还不想搭理这些人,但后来随着起哄的人越来越多,“我怎么也防不住众人的口了,有时只能自己一个人躲起来哭。”
现在李小姐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再也不能让未来的对象看笑话了,一定要改名!”
派出所:名字不是想改就能改
李小姐去了章丘刁镇派出所想改名,但她去了才知道,想改名没那么简单。7日下午3点,记者联系上章丘刁镇派出所工作人员,了解到居民姓名不是想改就能改的,而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居民首先要提出申请,写明为什么需要改名”,此外,并附上户口簿、身份证、出生证明的复印件,“如果是已婚者,还需备有结婚证明的复印件。”而且居民在提交具体的改名申请时,还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看自己是否符合改名条件,省得做无用功”。
因此,李小姐到底能不能改名成功,该工作人员表示,还要具体依据她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批汇报。并且,由于公民申请姓名变更原则上只能办理一次,因此要慎之又慎。
我省户籍姓名只能改一次
记者从济南市公安局户政处了解到,公民更改姓名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对于何种条件下公民可以更改户籍姓名,公安部并没有统一明文的规定,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操作细则,各地均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户籍业务。具体到我省而言,省公安厅对于户籍姓名的更改,有一个指导性总要求,就是理由要充分,且户籍姓名只允许申请更改一次。从近几年情况来看,申请户籍姓名更改的居民越来越少。在为数不多的申请者中,未成年孩子占了多数,成年人变更姓名的情况较少。
历城公安分局一名户籍民警告诉记者,在具体实践中,申请更改户籍姓名的居民主要分为两类,且条件比较严格:一类是成年人,一类是未成年人。一般来说,成年人如果有以下三类情况,可以到派出所户政窗口提出改名申请:第一种情况是姓名与别人重名,申请人需要向公安部门提交重名者的身份信息;第二种情况是姓名辈分不符,申请人需要提供族谱;第三种情况便是户籍姓名与档案身份不符,需要提供详细档案资料。
据了解,未成年人更改户籍姓名,要在父母的同意监督下报公安机关审批。未成年人改名字需要在入学之前提出,为防止顶替学籍等不法行为,公安机关对于在校生提出的户籍姓名更改申请不予受理。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和正受刑事处罚者,不得变更姓名。公民依法变更姓名后,原姓名作为“曾用名”备查。民警提醒说,个人改名一定要慎重,居民更改户籍姓名之后,如果处理不好,会产生许多麻烦,本人要承诺改名后引起的民事和法律责任均由自己承担。因为改名后会涉及到自己的银行卡、社保,以及房产证、驾驶证等一系列问题。在日后办理具体业务中,变更户籍姓名的居民,很有可能会经常需要到派出所开具变更姓名的证明材料。因此,变更户籍姓名不能太主观随意。
相关链接
“别人听了我的名字就想拉肚子”
记者搜索网络发现,想改名的人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人嫌自己名字难听,有谐音。据一位男士介绍,自己的名字居然与某品牌止泻药谐音,“别人听了,想拉肚子”,因此一直备受他人嘲笑。记者梳理网络上各类贴吧、论坛和媒体公开报道发现,有的人改名,是因为名字确实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有的只是因为自己对姓名的不正确认识,如迷信思想。
谐音引歧义的情况很多
《厦门晚报》2014年12月9日曾报道,在当地警方受理的改名申请中,谐音难听和生僻字是出现率较高的,因闽南话谐音导致名字被“误读”的改名申请不在少数。如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名字里面带一个“骞”字,很多人误读为“赛”,于是人们就经常叫她“小赛小赛”,闽南话的意思像是在叫“小屎”。后来女孩的父母觉得听起来不雅,向派出所提出改名,最后得到批准。
因为普通话谐音改名的也有,一位户籍民警曾经受理过一位成年男子的改名申请。他的名字叫“社经”,念起来特别奇怪,提出申请说要改名,理由是谐音引起歧义,被周围人拿来开玩笑,让他抬不起头,民警对这个申请无法拒绝。同样的理由也出现在“杨伟”们的身上。
认为名字造成生活不顺
如果说这些例子中的姓名确实给它们的主人带来不便,那我们身边的这个例子就有点雷人了。山东电视台2014年10月11日报道,2014年,43岁的仲宫人宗德海要改名字,他非说自己半生不顺就和这个名字有关。
“我一有了钱就出事,都是车祸,有一次差点死了,今年(2014年)5月22日又差一点,我车翻了后,我上了路牙子底下,一个面包车后面全废了,光剩驾驶和副驾驶座是好的。前几年在大辛庄干了几年,一个干活的老师给我起了个名,叫宗莒朋,那是个临时名,那几年在那里很顺,也赚了钱,一点事也没出,结果从那回到老家后,一直不顺。我是土命人,名字中有个海字,我觉得是土和水发冲了。”
虽然他也承认自己有点迷信,但仍然坚持改名,可是派出所不认同宗德海所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