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先任
19年捐款47万,这样的事情不是出自哪个大富豪,而是出自威海乳山的一个保安,据说他的工资每个月只有2200块钱。不少人说以他的工资水平根本不可能,怀疑他是炒作,这让他很是苦恼。(据齐鲁网报道:威海一保安19年“裸捐”47万称被质疑“炒作”很苦恼)
马勇工资仅2200元,但每月却拿出1700元资助贫困学生,19年来累计捐款47万元,他甚至到现在都是单身。保安“裸捐”的新闻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值得称赞,比如就有论者认为这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做慈善也应该量力而行。这种论调看似是为马勇着想,其实还是认为马勇太傻,不理解马勇“裸捐”的做法。虽然马勇自身经济条件并不算好,但他近20年来选择“裸捐”,这是他个人自由,在越来越多的人只顾自己,不顾公德,不关心他人。像马勇这样“损己利人”,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应该被嘲笑。
还有一种论调,更刺痛着马勇,那就是怀疑他是炒作。这个时代披着慈善外衣进行炒作的确实不少,一些本来为人所尊敬的慈善人物,结果却被证实不过是借助慈善来敛财,牟取私利。这些昔日体现着正能量的慈善人物的龌龊真面目被揭露之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示范效应。公众面对一起类似事件时,不由先怀疑其真实性,以免再度上当受骗。而且马勇的所作所为,太超出常人思维,这些都影响了人们对马勇的看法。
本应是满满的正能量,对社会起到正面效用,哪知却招致公众质疑,更引发公众对慈善的质疑,起到了相反作用。人们对马勇的诸多不理解与隔阂,其实正是对善的一种不理解与疏远。在不少人的思维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的人甚至将一切都等同于交易,认为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别有企图,都是为了寻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还有更多的人,处于善与恶的灰色地带,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于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人表示不理解。
行善在真正的善者眼中,是件快乐的事,他们能从中体验到成就感,他们的捐赠不计利害,不计得失。这个时代需要多一些像马勇这样纯粹的善者,并不只有那些捐赠了大额善款的企业家才能成为慈善家,笔者觉得马勇便是慈善家。
一旦社会积非成是,正能量也会变成了矫情的代名词,将一切以好人形象现世的人都贴上虚伪的标签,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行善、好人成了稀缺资源,社会生态就将陷入恶性循环。只有相关部门及每位公众参与进来,一起努力,慢慢扭转道德颓势,唱响真善美,才会邪不压正,好人做好事才不会被误解被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