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馒头窑”古法烧制的荥经砂器出炉
一座稍显昏暗的屋子内,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碗”缓缓揭起,露出二十来个烧得金灿灿的砂罐。曾庆红目不转睛地看着砂罐中心的一座人像雕塑,满脸喜悦。
这是雅安市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一家砂器厂内的一幕。那座人像雕塑是厂长曾庆红最新烧制的一件工艺品。“大碗”是用于烧制砂器的“馒头窑”。
古城村是荥经砂器的核心产地。荥经砂器有着两千多年的烧制史,与“宜兴紫砂”齐名。2008年,荥经黑砂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荥经砂器以“荥经砂锅”闻名,是以当地盛产的一种黏土和煤灰,经10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这些砂器质地古朴,抗腐蚀、耐酸碱,不起化学反应,储食物不易变质,能保持食物营养成份和食鲜味美,因此广受赞誉。
在去年的“4•20”芦山地震当天,曾庆红的砂器厂正在烧制过程中,剧烈的摇晃将厂房撕裂,摔坏了上千件砂器,导致了五六万元的损失。不过,砂器厂很快恢复了过来。他改建了厂房,平整了地面,还新修了第三座窑和一栋大楼。
曾庆红说,芦山地震以后,他就一直在想怎么样把砂器产业做大,同时更好地延续砂器文化。他的的砂器厂已经有20来个工人,一年能够生产近10万件砂器。砂器的制作工艺也在提升,除了传统的银灰色,现在已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烧出不同的颜色。
来自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也让曾庆红“干起有劲”。当地政府把黑砂产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经常前去鼓励砂器制作者,还带他们去外地开展销会。尤其是芦山地震后,政府更是将砂器产业的发展作为了振兴当地产业的重要手段。
此前,由于生产用煤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砂器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但售价却增长不大。村民们纷纷关掉砂器厂,去外面打工。古城村的砂器厂由原来的上百家,减少到只有目前的36家。曾庆红估计,目前在古城村从事砂器产业的还有五六百人。
砂锅变身工艺品 价值翻了上百倍
21岁的兰竞松在曾庆红新建的大楼内制作砂器雕塑
困则思变,曾庆红发现,虽然一个砂锅只能卖五六十块钱,但是同样的用料,如果加工成高档茶具和工艺品,价格却能够翻几十甚至上百倍。
一次,北京某美术学院的一位老师来到曾庆红的砂器厂,花20多天时间与他合作烧制了一把“九龙壶”。一名从成都来的游客发现这把壶后,执意要买,扔下一万块抱着就走,但是曾庆红不卖。“他抱上车我都给他抱回来了。”曾庆红笑着说。
这次经历给了他很大启发。曾庆红说,从今年开始,他已经把工作重心从制作炊具和茶具转到了工艺品制作上来。由于工艺品的生产要精细得多,所以产量不大,通常两三天,有时甚至十来天才能出一个。
古城村的其他砂器厂也开始生产工艺品。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砂器厂开出的工资也相应增加,这里的砂器产业出现了回流现象,愿意投身此行业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
21岁的兰竞松是当地人,在跟随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唐国富学习一个多月之后,被推荐到这里实习。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用黑砂制作了大大小小数十件工艺品。兰竞松说,自己喜欢工艺制作,而用黑砂制作工艺品“让人很有盼头”。
曾庆红“绞尽脑汁”地想要吸引美工大师前去创作。就在去年芦山地震之后,他在砂器厂背后建起了一栋四层楼房,打算把一楼作为制作室,二楼作为美工大师的工作室,三、四楼用于美工大师及员工的住宿。
“只要他们来,我可以无条件地给他们提供一切。”曾庆红说,自己不图什么,就图他们对荥经砂器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他还准备利用厂房后面的十多亩土地,建一个砂器制作的展示和体验园,帮助传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使用‘馒头窑’,完全凭经验和眼力去操作的原始制作工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可能都不多见。”
曾庆红的祖上一直在从事砂器制作,他自己也从14岁就投身这一行,到如今已经20多年。“我想把砂器做成有文化的产业,而不只是挣钱,年轻时我就有这种想法。”他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似地说。
厂房后的空地上已经堆积着一些原材料,然而,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这项计划有些遥遥无期。用曾庆红的话说,“按照目前的进度,我估计要100年。”(李渝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