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入世十周年百姓生活篇>聚焦各地
入世十年的浙江嬗变 浙江经济十年关键词
2011-11-03 14:51:39      来源:浙江在线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次次嬗变,一次次扇动翅膀带动活力。

从拨浪鼓摇出的“小商品联合国”义乌,到“‘布’满全球的纺织大县”绍兴,再到“小家电生产王国”慈溪,及至8000亿民间资本集聚的温州……让浙江这个陆域面积全国倒数第二的资源小省,创造了全国第四的经济总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

在中国加入WTO的十年里,浙江的发展比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更加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经济增长更加快速,阵痛也来得更加剧烈,同样,思考也更加深入,未来也必定会更加坚定与美好。记者胡轶笛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

这十年,浙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率先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71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1800元,地方财政收入2608亿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12488和10163亿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

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这意味着一个经济结构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即将来临。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在浙江已露端倪,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以及浙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崛起,商贸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服务产业,越来越发挥出内在潜力。

关键词:GDP含金量

这十年,浙江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3%和35%,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6万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72吨标准煤,以年均增长7%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年均11.8%的经济增长,能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居全国前列。

这也意味着,浙江经济增长中要素驱动力在资源环境制约等情况下逐步减弱,浙江经济增长的内生性逐步增强,GDP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目前,浙江已经培育出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创建了若干国家级产业基地,在生物制药、太阳能电池、废弃物综合利用、海水淡化、物联网、磁性材料、有机硅材料等相关领域已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具备了坚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

关键词:转型升级

这也是浙江资源小省与经济大省的矛盾加深、倒逼转型升级的十年。浙江正进入人均GDP向1万美元跨越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企业曾借助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取得快速发展,但随着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甚至出现短缺,使得这种成长模式受到极大制约。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彻底打破了浙江经济发展以前保持的平衡,浙江开始自主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浙江企业正逐步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开始向产业链的微笑曲线两端转移,更多地专注于设计、研发、营销、客户服务等环节,通过拉长产业链,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价值链,创新、品牌、人才,正在成为这一轮经济转型的灵魂和核心。

关键词:结构调整滞后

同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也是浙江经济“失落的十年”。2001年12月11日,中国叩开世贸组织大门,浙江抓住中国入世及政府鼓励企业出口贸易的有利时机,采取了出口导向战略,用大量的出口来扩展企业经营,用扩大外需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延缓了浙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压力,导致浙江经济在近十年中出现了“总量人均水平领先,结构调整升级滞后”的格局。全球金融风暴乃至今日的美债、欧债危机,一度让浙江的民营企业进退失据,部分民间资本也从制造业外溢,成为短期博利的游资。

当然,这十年,也是为未来十年积累经验、寻求突破与提升的十年。一道道全新的命题正摆在浙江面前: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走创新之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以物流业、会展业、商贸业、金融业等新型服务业为主的微笑曲线终端的企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变,以海洋经济引领浙江经济在更高层次上重新出发。

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人物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11月10日至14日出席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政策决不动摇
中外学者展望:中国将在挑战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