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24日,由一百、华联、友谊和物资集团四家大型企业归并整合而成的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
新组建的百联集团总资产超过280亿元,甫一出世,即成为中国零售业之首。在商务部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国内连锁企业前30强中,上海百联集团以383.7亿元销售额的业绩蝉联第一,而国内电器连锁巨头国美、苏宁则分别以303亿元、289亿元的销售业绩继续稳居第二、第三位。
商务部的统计显示,零售百强企业前十位中的内资企业,在2005年发生的收购活动多达10次以上;零售百强企业中的家电企业,50%采用了并购手段。
在单个企业壮大的同时,全行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张。数据显示,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2006年上半年销售额达2750.9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5%。
打造本土“商业航母”
虽然没有出现预想中“狼来了”的景象,但专家也指出,目前我国流通领域产业集中度明显偏低,市场缺乏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国内商业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销售能力、还是在营销技术、管理方式上,都与跨国商业企业有很大差距,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还是“中小企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与国际企业相比,国内零售企业需要苦练“内功”:一是从进销分离升级为商品经营与营运管理的协调分工;二是通过分业态管理,保证规模经营的质量;三是合理制定基本考核指标,保障组织机能协调有效。
为打造本土“商业航母”,2004年6月份,商务部颁布《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提出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的阶段性目标,即在2007年有1家至2家内贸流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在2010年有2家至4家内贸流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商务部同时提出,要在5年至8年内培育出15家至20家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商业领域将崛起一批大型的中资流通集团。
“外资零售企业开到我们身边之后带来的效应,和我们之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北京市连锁超市领头企业京客隆公司一高层回忆起本土零售企业入世后的情景时不禁感触。他对于外资的“空降”给本土市场带来的竞争压力的骤增,感到“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是,他认为,外资企业的经营一定会对周边的本土超市产生冲击;意料之外是,外资的武器竟然只是一张海报。>>>阅读全文
5年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首次公布“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名单,联华超市以140亿元的年销售额列第一;5年后,名单上年销售规模超过140亿元的企业达到13家。>>>阅读全文
国家一线城市的大卖场业态已经趋于饱和,但是城市的消费力却一直在上升,因此外资开始酝酿差异化战略来进一步争夺市场。
有迹象表明,外资零售巨头正试图寻求业态的变通来深耕一线城市。 >>>阅读全文
2004: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不再对外资做地域、数量、股权比例的限制。
2006:世界排名前50位的零售商,约80%已进入中国。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