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入世十周年——行业篇>要闻
改变全球经贸格局——入世十年回眸
2011-09-22 17:37:31      来源:《WTO经济导刊》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历经15年艰苦谈判,中国终于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改变全球经贸格局的一件大事。在国内有人欢呼雀跃,也有人忧心忡忡,各有各的原因和感受。欢呼者以为入世便进了保险箱,不再有贸易争端的困扰,忧心忡忡者认为强大的跨国公司将横扫整个中国产业,民族工业将遭灭顶之灾。两种倾向都有偏颇,机遇与挑战并存才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情况。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世界永远都是在跌跌撞撞中前行的,不管走到哪一步,首先自己要站稳脚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加入世贸组织的深刻意义在于为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创造了参与全球经济自由竞争的平等权利,与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和分享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

既是改变全球经贸格局的大事,必然牵涉世界各国之间利益的调整,而调整又必须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世界才能继续前行。中国从加入世贸组织那一天起便开始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历程,开始冲破禁锢中国经济发展的百年贸易歧视,寻求一个更加和谐、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环境,力争实现世贸组织的宏伟目标:提高生活水准,保障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步增长,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展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如此宏伟的目标仅是空洞的口号,还是力所能及的现实目标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的业绩实际上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目标并非遥不可及,但需要奋斗,需要睿智,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功到自然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走过整十年,期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发生了巨变,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对中国自身、对世界经济以及对世界和中国未来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对中国自身的影响首先要看它是否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是否深化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了国内外两个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来加速国民经济发展,解放我国生产力,催生一个全民涌动的经济增长活力。

十年发展现实明显地助推了三十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进程。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就是我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过程,加速了整个经济和外贸体制与全球经济体系的接轨,对WTO的承诺锁定了被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适逢世界经济全球化大环境,这些措施使我国牢牢抓住了这一轮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了国内外两个市场和国内外两种资源,推动了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得到飞跃式的提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这种地位的提升本身就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实力的信赖,是难得的无形财富。加入世贸组织说到底就是创造了一个互利共赢的良好国际环境。

中国承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忠实履行世贸组织的规则,世贸成员承诺取消一切不符WTO规则的对华贸易限制措施,实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通过立法终止了实行了半个世纪的对华贸易歧视,改按世贸组织规则给予中国长期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为中美经贸关系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加入世贸十年创造了奇迹,为世界创造一个即将超越三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这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中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的加入给多边贸易体系增添了无穷的活力,中国成为抵御全球性经济衰退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增长最快的进口市场、最大的制成品供应来源地以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十年正是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十年,年均GDP增长均在9%以上。国内产业不仅未遭灭顶之灾,反而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力全面上扬。外贸进出口实现了同步高速增长,进出口总值从2001年的5197.5亿美元跃升到2010年的29727.6亿美元,增长了将近6倍,年均增长在20%以上。虽然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来袭,导致中国2009年进出口总值骤减13.9%,但由于国内救市措施得当,2010年很快恢复到34.7%的增长率,2011年1-6月进出口总值已达17036.7亿美元,全年超3万亿美元已无悬念,足见中国经济抵御全球经济危机的能力是经得住考验的。在主要经济强国陷入低迷的时刻,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目前正在采取降温措施以抑制通货膨胀。外汇储备高达三万多亿美元,国民生活水准有了大幅度提高,有4亿多人口脱离了贫困。彻底改变了稀缺经济的面貌,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供货能力丰厚,目前最需要的是国际市场准入。

过去十年的伟大成就已无可争辩,但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收入分配和地区差距扩大,过分倚重出口、内需不足,环境恶化,资源快速枯竭以及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保制度,面临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必须及时制定适当的战略, 导入更多资源,迅速解决这类结构性难题,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果不正视这些结构性难题,任其蔓延累积,可能终有一天令整个经济全面崩溃。但结构调整是个综合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必须诊断正确,保持与总体改革开放战略的连贯性,尊重历史,尊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必须牢记中国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仍有巨大的潜力待开发。在产业链上刚刚步入亚洲“四小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处位置,目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向产业链高端升级。

出口加工业是我国进军国际市场的开端,近三十年的发展有声有色,可说领尽风骚,在引领改革开放潮流、资本积累和外汇储备中功不可没,它快速地提高了“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中的声誉,引进了先进的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提高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效率,促进了出口高速增长,累积了三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保障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出口加工和自主创新对立起来是不明智的。中国加工业的优势还没有完全丧失,当前发生的加工业外迁或倒闭是全球性经济危机和中国主动退出政策造成的,对国内就业状况产生负面影响是明显的。

中国奇迹也招致世界舆论的热议,有善意建言,也有恶意中伤的,有故意唱衰,也有真正迷惑不解的。但有一个共同特点,认为高达9%以上的增长率连续20年经久不衰是不可思议的,是不符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因此一次又一次地预测中国经济的崩溃,但都没有应验。中国经济依然健康成长,西方人始终不得其解,所以总是想从中国政治制度中来找答案。认为中国只有实行西方式的政治制度才算是市场经济。不过对中国来说听到不同的声音并非坏事,可以警醒我们,高速发展的路上充满风险,持续增长要放眼实际。

实际上中国早已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其经济活力正是来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这场改革激发了13亿人民蕴藏日久的生产积极性。由于中国进入世界市场的起点低,成本优势潜力巨大。加入世贸组织后完全取消了贸易经营权的限制,使所有企业都有进入世界市场的机会。众多企业自由竞争,全面提高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实行高度开放的外国投资政策,众多跨国公司通过来华投资,抢占中国市场和利用中国低成本优势从事加工业,把他们的中间产品投入中国市场,把成品通过他们的销售渠道带进国际市场。外国在华投资企业在中国的进出口中所占比例都超过50%以上。这本来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健康发展形势,外国投资者得大利,中国得小利,因为中国高附加值投入还很小,需要时间和资本投入来逐渐升级。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成本优势还会延续较长时间,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第四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王珉当选辽宁省委书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经验交流会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