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将“人人粮食安全”视为基本人权,正采取一些政策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国政府提出的新目标是,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三农”支出2007年同比增长30.3%,2008年同比增长37.9%,今年预计将再提高20.2%。英国《金融时报》今年4月的一篇报道说:“除印度之外,没有一个大国像中国一样在农业方面增加这么多的投入。”与此同时,这篇文章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农业增产仍面临严峻挑战,“短期而言,水资源稀缺、沃土流失以及农业生产率增长放慢都将成为关键问题。长期而言,气候变化的影响将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对此早已有所认识和准备。去年11月,政府发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详细列举了今后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等。纲要说:“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农业政策高级研究员、中国农业研究专家安杰伊·克维钦斯基说:“当然,中国的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业信贷投入相对滞后。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我感到乐观。”
今天,中国人均营养摄入量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也从1978年的2.5亿下降至1479万,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贫困人口数量正在下降的国家之一。在今年5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世界粮食计划署经济政策高级顾问亨克-扬·布林克曼直言,在消除贫困和饥饿方面,中国“堪称榜样”。
中国60年来取得的成就证明,人口众多的中国不但没有增加世界粮食供给的压力,而且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发展农业的榜样。过去数十年间,一些发展中国家受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推广自由市场粮食政策的影响,忽视甚至放弃种粮,改而种植经济作物,结果粮食安全受制于人。现在,它们也希望借鉴中国的经验,重新振兴自己的农业。
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13届非盟首脑会议上,西非国家马里总统事务副秘书长巴巴·贝尔特告诉新华社记者:“马里相信非洲国家能从中国的经验中得到启发。”他的观点得到非洲专家们的赞同。非洲农业技术基金会一份新报告指出,中国的农业繁荣为“非洲提供了经验”。目前,中国在国外已建成或正在建设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并已决定把对外派遣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数量翻番。中国播下的粮食自给的种子,正在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生根发芽。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网(记者 林小春 王星桥 任海军 李学梅 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