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农业科技在改革创新中快速推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农业科技事业成就显著,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建国到1966年,农业科技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之后农业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及时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的方针,先后制定了《1951-1955年农业科研计划》和《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特别要注意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制定《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包括19个专业,共1310个研究项目。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间,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农业科技研究、教育和推广体系,各级农业科研单位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在统一规划下分工协作,科研工作进展较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1978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全国科技工作在恢复中有所发展,在农业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79-1988年获得国家奖励的农业科技成果奖312项。1972-1980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量中27%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1981-1985年期间,提高到30-4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反复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使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实现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年间,农业科技结出累累硕果,先后培育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1500多个,推动粮食单产从1978年的135公斤/亩提高到2008年的330公斤/亩,总产迈上4000亿公斤、4500亿公斤和5000亿公斤三个台阶。创新推广了一大批种养殖先进实用技术,有力提高了种养业科技水平和产出水平。建立了稻瘟病、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和禽流感、口蹄疫等烈性畜禽疫病的防控理论、方法与体系,显著降低了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和畜禽死亡率。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提高到50%以上。
农业科技的结晶,让我国农产品产量迅猛增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双低油菜等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极大提高了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据统计,建国60年来,实现了农作物品种5~6次大规模更新换代,推动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30公斤,总产量从1150亿公斤提高到目前的5285亿公斤。选育并大力推广了商品瘦肉型猪杂交组合、中国黑白花奶牛、细毛羊、黄羽肉鸡等一大批优良畜禽品种和建鲤鱼、对虾等水产新品种,支撑了肉类、禽蛋和水产品总量跃居世界首位。
农业科技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事前干预的可能性,降低了农作物损失率和畜禽死亡率。20世纪50年代初就通过“改治并举”策略基本控制了蝗虫危害。70年代以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取得良好效果。查清了小麦条锈病、稻瘟病、棉铃虫等30多种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和迁飞规律。提出了中短期预测预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
20世纪50年代,通过疫苗的研制成功,有效控制了牛瘟和猪瘟。1975年马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研制成功,是免疫理论的重大突破。近几年来,成功研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等疫苗,为控制畜禽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转基因三系杂交抗虫棉、转基因鱼研制成功,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玉米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和事前干预可能性。引进了一大批优质、高产、抗逆等种质资源,以及产业发展新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启动了转基因重大专项,构建并组织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创建了航天育种技术体系,为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科技增强了农村资源环境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力,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发展迅速,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机收和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推进,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
回顾建国60年来农业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探寻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从生产实际出发,不断推进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农业科技工作。具体来说,我国的农业科技工作是始终坚持了面向农业生产;立足自主创新;尊重农业科技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强化联合与协作等方针政策。如今,我国的农业科技工作已成为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石。
编辑:关晓萌 宁波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