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在浙江举行。
这个地处浙江诸暨的乡镇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闻名全国。彼时,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如是,“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上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
时至今日,半个世纪过去了,时间洪流不但没有将“枫桥经验”淹没其中,反而赋予它更加斑斓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
故事忘了,精神传承
如果让81岁的宣春岳老人讲“枫桥经验”,在他一口地道的方言中,首先被提及的就是“四类分子”(即地、富、反、坏——记者注)。
“我们这个地方打架的很少,治安问题也少,偶尔村民之间有争吵。”老人似乎是要讲明枫桥由来已久的淳朴民风,“一个治保主任,一个调解主任,两个人可以解决村里500多人的问题”。
在上世纪60年代,枫桥在改造“四类分子”过程中,按照“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原则,发动民众开展说理斗争,没有打人、捕人,但贯彻落实了对“四类分子”的教育目的。1963年,“枫桥经验”就被肯定为“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成为各地效仿、推广的典型。
“当时,是镇里开会宣布的。”时年31岁的宣春岳记得,这是“让人高兴”的大事。
1970年,宣春岳开始担任村里的调解主任,在他“当到不能调解为止”的“村官”生涯中,并没有太多治安问题,而是以“兄弟分家”矛盾居多。
如果说“枫桥经验”缘起公安战线,那么,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它变得越来越“兼容并包”。
在泰山村,67岁的张忠锦老人自1985年起担任村支书,在他的“调解”经历中,一个“被改造好”的小偷,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那个小伙,就是不学好,把父母留下的三间茅草屋也卖了,谁都管不住,村里人都头疼他。”张忠锦回忆,“光说他没用”,后来发现他会拉二胡,就让他进了宣传队,还给他介绍对象,立业成家,总算走上了正路。
“他还给演过沙家浜,”张忠锦不无欣慰地说,这样的年轻人“推一推就进劳改所了”,但“拉一把就改好了”。
这恐怕就是“枫桥经验”中帮教模式的雏形。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增多,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现实问题。当时的枫桥镇就采取了“先就业,再成家的帮教模式”,效果非常明显。
再后来,枫桥镇撤村、并村,很多资料“弄掉”了,宣春岳去做生意了,张忠锦也卸任了,逐渐忘记了很多故事。但是,他们的经历中,那些朴素的调解观念却潜移默化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支撑着“枫桥经验”一步步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