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2月20日讯(记者吕冰 刁云娇)昨日,“全国主流网媒看广东”一行来到了广东省的制造业大市佛山,参观了该市的中德工业服务区并与佛山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对佛山近些年改革的发展和成果做了深入全面的介绍。这个与中心城区一河之隔的城市新区,正在被打造为一个新的产业集群,构建与国际化制度规划接轨、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工业服务体制机制,探索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佛山一直有“工业重市”之称,全年工业总值近2万亿元,稳居广东经济强市前三甲,广东35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佛山占据了30多万家,因此,佛山制造业优势明显。但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占到61%以上,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36%,面对土地、环境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三大压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大势下,佛山制造业如何提升“质”?其转型升级之“路”究竟在何方?其中的路径之一,就在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据佛山新城管委会主任赵海介绍,“德国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标杆,工业服务是世界一流的,可以弥补广东制造在工业服务业领域的短板。”
中德工业服务区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级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通过中外产学研合作,把“佛山制造”提升到“德国制造”的水平。
中德工业服务区不仅仅是工业服务业项目的招商,更会从区域环境、政策条件、配套设施等方面,全方位地学习西方,中德工业服务区将集城市建设、人文文化、产业全方位为一体,将成为佛山的“特区”,开创国际区域性的全新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