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2000余名志愿者劝募20余万元“包裹”

2014-12-19 13:49:47 来源:大连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本报记者栾光煜

本报讯“您好,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宣传一项公益活动,您只需献出100元爱心,便可满足一个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用品需求。”上周末上午,顶着凛冽的寒风,马宇在邮局门前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再一次迎向一位路人,耐心地为“爱心”做着劝说。而从11月份至今,像马宇一样的大连理工大学2000余名学生志愿者,每个周末都会出现在大型商场及各大邮局门前开展这样的劝募活动。活动开展仅一个多月时间,募捐总和已达到20余万元。

据了解,爱心包裹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民公益活动。今年的11月1日,大连理工大学自强社2014年“善行100·爱心包裹劝募项目”正式启动。志愿者们利用周末时间走上街头,主动迎上路人进行爱心包裹的劝募,并发放爱心包裹宣传单。马宇是大工自强社义工部部长,他告诉记者:“今年的效果比往年要好得多,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盘锦校区和软件学院的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到爱心包裹的活动中,在大工的影响下,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的志愿者也都加入到该行列。”马宇说。

“然而,募捐工作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来自建设工程学部的志愿者张恺说,劝100个人有1个能捐款就不错了。“在募捐过程中,有一个温暖人心的现象让人感慨。”马宇告诉记者,在捐赠人的名字中有很多都是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名字。一位带着孩子来捐款的妈妈表示:“就是想告诉他,现在还有很多小朋友还没有他这种条件,希望孩子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希望他能学会帮助别人。”

“当爱心包裹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马宇说,不少捐款人士反映,自己并没有收到象征受助孩子的“回音卡”,也无从查询“爱心包裹”到底何去何从。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捐赠者个人的原因,所谓的“回音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明信片。捐赠人在捐赠时个人信息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等都将直接导致“回音卡”无法投递到捐赠人手中。此外,由于爱心包裹面向范围极广,部分灾区的学生可能因年龄的原因不会填写“回音卡”,有些家庭可能会由家长代写感谢信,但还有一些家长甚至连字都不识,所以无法及时回馈信息。大工的志愿者们在邮局统一办理爱心包裹流程时,每一个包裹都会有专人负责,并将包裹的信息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捐赠人。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各国美女长啥样?好奇女子请全球编辑P照片效果迥异

家人为16岁少年买16块广告牌庆生

北京:中国车模国际交流赛

哈尔滨:世界最高、最长、占地最大的大型雪塑完工

精彩热图

盘点2014年度全球13种最糟糕快餐

瑞典冰雪酒店盛装开业 体验纯净“冰雪奇缘”

青岛大学生喂养校园流浪猫被赞爱心“奶爸”

上海黄浦江滩涂现“垃圾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