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十大成就印证沈阳又好又快发展

2012-09-13 10:41:49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若要列举党的十六大尤其十七大以来,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得意之笔,每个城市都可能会列举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即便我们想面面俱到,也难免挂一漏万。由此,今起推出的“十年回眸之‘十大成就看发展’”栏目,便是选取当地十个最具代表性、百姓最认可的发展成就,用比较新颖的报道形式清晰呈现给读者。敬请垂注。 ——编者

10年,对于有着2300年历史的沈阳来说只是一瞬间。但最近的10年却是沈阳沧桑巨变中最为辉煌的片段。这10年间发生的故事和变化,让这片古老的大地拥有了更多的神奇和精彩。

十年耕耘,十年辉煌。从理念、决策、机制到建设、管理,无不闪耀着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光辉,书写出沈阳历史上最为引人入胜、最为壮丽的篇章。

党的十六大尤其十七大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高扬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砥砺奋进,足音铿锵,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同心同德,克艰攻难,在全市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的幸福指数与经济指标同步攀升。

2011年,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914.9亿元,是2002年的4.5倍,年均增长1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0.1亿元,是2002年的7倍,年均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6.9亿元,是2002年的3.5倍,年均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60.6亿元,是2002年的11.3倍,年均增长31%,综合实力进入了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

这里曾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一个华丽转身,沈阳一跃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国唯一的生态城市示范项目,正在向国家生态市和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的目标迈进。

现在,这里已经将发展标准定位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这里不仅拥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核心企业,还培育了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沈阳正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这里还是中国首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

未来的沈阳,已经勾画出宏伟的蓝图。这里重新进行了区划调整,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创造新的产业带和新的投资热点,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奋进的脚步正奏响这座城市新的华美乐章。

十年沈阳十大成就

成就 概述

1: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稳步构建(2002年至今)

沈阳市集中力量打造三大聚集区和两大配套区,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培育了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建成沈西工业走廊,铁西区获得“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

2: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1年至今)

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进行区划调整,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不断优化“金廊银带”,构筑起城市发展的“十字结构”;“两横、两纵、十七射”的快速路系统骨架已经形成;地铁一、二号线开通,地铁网络骨架初步建成。

3:建设“生态宜居之都”(2008年至今)

全市“绿色社区”达6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1天,摘掉了“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全市8个涉农区县、6个中心城区全部成为国家生态区(县)和生态城区;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4:文化强市战略激发活力惠民生(2003年至今)

作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改革成果显著。成功举办4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实现艺术指导员进入社区、艺术培训、公益演出“三个全覆盖”,市民累计受益近700万人次,并被评为“2010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一宫两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累计办成200余件

民生实事(2002年至今)

每年为全市人民办“十件实事”,已累计完成200余件、450余项;构建六大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低收入家庭可获得经济适用住房或货币补贴资助,廉租对象扩大到全部无房户居民;逐年增加医疗、教育、就业投入。

6:推进沈阳经济区

一体化(2007年至今)

2010年4月6日,沈阳经济区获批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沈本、沈抚一体化建设,在沈阳抚顺连接带规划建设400多平方公里的沈抚新城。沈阳抚顺铁岭共享“024”,惠及千万人;在产业布局、交通、生态环保、商贸流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六个一体化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7:“一市三县”成为经济新引擎(2002年至今)

在“一市三县(新民、辽中、法库、康平)”均已建起了至少一个具有品牌和产业引领效应的工业园区。县域经济已经从过去拖全市经济后腿的“短板”,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

8:“微笑沈阳”已成为城市新名片(2011年至今)

2011年6月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测评,成为2014年第四批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开展 “微笑沈阳”、“文明出行”、“感动沈阳人物”评选等活动,市民素质得到了提高,城市环境实现大整治、秩序大改善、文明大提升,城市文明指数提高的同时,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升。

9:民营经济撑起半壁江山(2002年至今)

在全国首创了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环境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撑起了沈阳经济的半壁江山,沈阳远大集团的幕墙产业已成为国际第一,北方交通重工数次刷新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纪录。

10:筹备全运会助推体育强市(2002年至今)

正在筹备第十二届全运会,场馆建设已初具规模,“全民参与,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和14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培养出许多世界冠军;成功举办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奥运会足球赛,提升了沈阳国际影响力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北京:节前春运进入高峰期

陈满案再审被判无罪 今日释放

上海铁路局:15元盒饭不断供 至少一道荤菜

青岛一馒头店现四米高蒸笼

精彩热图

四爷若曦婚纱照曝光 两人甜蜜搂抱双目含情

天山童姥爆红网络 38岁像16岁!

山东女子每天让母亲冒严寒擦车 擦不干净就大骂

粤桂交警联手寒风冷雨中护送返乡“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