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美分社社长纪涛在追思会上的发言

黎星:媒体中的对外交流大使

作为黎星的老下属,我很早就知道,黎星在大学毕业后原想着像她的父母一样成为一名外交官。然而,当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日报选中,并随即送往夏威夷大学深造,她由此就走上一条新闻道路,并很快深深爱上了这一行。

虽然她没有成为一名外交官,但是在她的新闻生涯中,她也一直通过中国日报这一独特的媒体平台,践行着公共外交的事业。通过报道生动、有血有肉的中国社会生活,她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真实的中国;她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在重要国际话题上,她传达中国的声音,这一切都促进东西方世界沟通和理解。

在黎星同志三十年的新闻生涯中,她所涉猎的报道领域很多。她为特稿报道确立了“润物细无声”的准则;在重大国际话题的报道中,她能做到言之有据,客观分析;她注重细节的挖掘,从不大而化之;她遵循新闻传播学的规律,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报道;她通晓中西方文化差异,强调文化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敏感话题上,她也能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为了进一步加快中国日报国际传播事业建设的步伐,报社于今年四月派遣她前往美国,担任中国日报驻美首席记者。在此期间,她进一步通过一线的新闻报道实践着她对公共外交的理解。她的真诚、敬业和专业,让许多通过采访认识她的美国友人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他们称她为“人民的外交官”。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自从4月25日到任,到她最终倒在她钟爱的工作岗位上,短短的3个多月,黎星的足迹就已经跑遍了华盛顿的各政府机构和智库,并先后到洛杉矶、盐湖城、辛辛那提、芝加哥、旧金山、萨克拉门托等美国重镇,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采访,写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稿件。

这段期间由她在前方牵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报道活动,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总长陈炳德上将访美;中国人民解放军管乐队访美演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省州长论坛、十万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项目等。在她倒下前写下的下周工作报告中,她还将报道两个重要选题——美国高铁项目的进展和中国劳工帮助加州修建铁路的历史题材,并且,她已经拟好了文章的题目。

曾在1972年担任尼克松访华翻译的Chas Freeman大使是她的很多文章的忠实读者。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在5月25日中国日报30周年的华盛顿论坛活动中。“听到她生动得回顾中国日报30年的历程和她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敬爱,我对她的敬意油然而生,” Freeman说到。

“黎星女士有着朝气蓬勃的精神。她个性生动,没有丝毫官僚气息。一见到她,就能感受到她求真、率真的性格。”

人民外交官:

8月4日,在她倒下之前,黎星还在中国日报华盛顿办公室热情接待了来自密苏里WEBSTER大学中国项目负责人Richard Foristel教授一行,就中美MBA教育交流作了交流。其后,她倒在了该校在美国全国新闻大厦的讲座采访现场。

Foristel教授在得知黎星去世的消息后,非常震惊。在他的来信中,他称赞黎星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人民大使。“在北京时她就乐于接待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热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她是位热心的文化交流使者。”

美国国务院外国记者中心的媒体负责官员Andrea Coray回顾起黎星在参加该中心组织的对美国十万美国学生到中国的项目的采访中令人难忘的表现。“她对该话题充满激情,在采访中她仔细倾听每位被采访人的谈话,让他们觉得那一刻自己是现场最重要的人物。”

在华盛顿菲尔普斯建筑工程高级学校采访该校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项目中,黎星和该校校长Michael A. Johnson结识了。校长回忆说“她激发、鼓励我继续帮助我们的学生去欣赏并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语言。黎星的去世让我们两国之间的交流少了一座桥梁。但是她已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

“黎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记者,更是一位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我们更应该努力继承和发扬她创下的业绩,建筑和巩固中美关系的桥梁。"

在中国日报纽约的办公室中,悬挂着她在2010年底与美国公司的同事座谈后,大家在一起的合影留念。照片中她身着红色的毛衣,刚刚结束的坎昆气候大会还让她的脸上有一丝倦意,但她的笑容还是那么灿烂. 大家的手握在一处,一起为中国日报在美国的发展鼓劲加油,同时也为黎星即将来美常驻、开始她三十年新闻生涯的新篇章而加油。

然而很不幸,黎星过早得虽然离开了我们,就象一颗星星过早地陨落了。但是,她在划过的天空留下了璀璨的生命弧线。她那星星闪闪的品质,也仍将在夜空中继续指引我们前行。随着中国日报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她的精神也将在世界更多的角落发光、发扬。黎星作为对外交大使的遗志也将由更多的中国日报人奋力接力!

2011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