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代表李潇堃在追思会上的发言

我记忆中的黎星老师

我认识黎老师是在07年初,那时侯我在读研二,过来新成立的国际部实习,而黎老师是国际部的主任。来实习的第一天我就觉得这个热情的领导挺特别,她留着披肩发,那天穿着后来常见她穿的那件大红色的抓绒外套,很爱笑,笑起来眼神特别亮和干净,正是她富有感染力的笑容让我很容易就放松下来。

那天黎老师让我帮忙做from our archives那个栏目,就是从我们80年代初的老报纸上找某天的新闻,编成一些brief,再配上照片,读起来就很有意思,有历史感,还有点让人感慨。我做好后拿给她看,她就高兴的说选的挺好啊,好玩儿吧?这是我后来几年中最常听她说的一句话。如今细细想来,她的一句“好玩吧?”其实饱含着她培养年轻记者的用心良苦。

那之后我经常从黎老师那得到不同的小任务,有重大国际新闻的时候让我用她桌子上那个国际长途在她面前打电话给驻外使馆采访,去资料室还有国家图书馆翻某本英文书找能引用的话,或者为了中俄友好年叫我去北京一个挺有名的俄罗斯餐厅找俄罗斯人采访,还极力推荐我去那顺便吃一顿。现在想想黎老师是有她自己带新人的艺术的,她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去学习,去感受这份工作的挑战和乐趣。

07年7月的一个周六我们突然收到一个通知,参加正在访华的阿富汗外长采访活动,黎老师把这个艰巨交给了我,当时我虽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心中还是充满忐忑不安,中午采访完赶紧向黎老师汇报,没想到黎老师夸奖说有不少独家的内容,决定让我写一个insight,第二天即发稿。我当时就觉得压力扑面而来,一个insight是一个版,当时我感觉对自己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还记得当天我一直写到凌晨两点交了稿。让我再次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了黎老师的回复,那封信的内容我到现在还请楚记得,她说:“潇堃,写得很好,干到这么晚说明很用功,不过,做记者,就得这样!”

第二天这篇insight经过黎老师的修改竟然真的见报了,现在想想我那篇初稿的lead连合格都谈不上,但黎老师的这封信却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也成为我不长的职业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后来我发现对年轻记者从不吝惜赞美其实是黎老师的一大特点,只要她觉得你有做得好的地方,部门会上她会表扬,跟其他同事聊天她还会表扬,就好像一个母亲逢人夸奖自己孩子。

黎老师对于年轻记者的要求非常严,敢于给我们压担子,但是她对年轻记者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深深体会到她对于我们这些成长中的年轻人倾注的感情。让我印象最深的是08年的中秋节,我正在跑残奥,傍晚交了稿子黎老师问我晚上有没有事,我以为是要我再写一篇,结果她说想带着我和新闻中心的王倩去吃饭。对于只身在京毕业没多久的我来说,有时真的感觉莫名的无助和忧伤,尤其是中秋这样全家团聚的日子里。那天晚上,黎老师、孙辰北老师和他们的好朋友Manli,大家一起吃月饼,过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晚上,想起来黎老师真的把我当成了家人一样对待。

有一件事我觉得很对不起黎老师,一直放在心里。2010年初的时候我做了一篇当年外交展望的稿子,当时黎老师已经到美国版主持工作,还兼着国际部主任,她觉得这篇稿子不成熟,给毙掉了,说想和我一起重写一篇,为了这篇稿子她想请一些外交领域的重要专家来报社开个座谈会,再请他们吃晚饭,感谢一年来对报社工作的支持。具体的联络和安排我来负责,我连日常工作加协调安排,加了几天班,但是黎老师因为又有了新想法,要重新调整, 我跟部门同事抱怨这件事,说着说着黎老师突然从后面拍了一下我肩膀,当时把我着实吓了一大跳,一刹那感觉心都掉下去了,因为要走向我坐的那个位置,肯定会听到刚才的话。当时黎老师跟我交待了几句座谈会的事就走了,是啊,当面听见自己一直关爱的下属转过身在抱怨她,谁听了会不生气会不伤心?我无比懊悔地坐在椅子上,正在这时,黎老师竟然又回来了,她伸出手摸了摸我的头。这一摸我的眼泪差点就掉出来了,我知道她是用这种方式来跟我说,没关系,我没生气。很难形容这解除了我多大的心理负担,有担心更有内疚。现在黎老师不在了,可惜没有机会跟她说,黎老师是我不懂事,对不起您!您是我最尊敬的领导、最爱戴的长辈。

在我的眼里,或者应该说在我们所有人眼里,黎老师似乎永远都不知疲倦地享受着她的工作,享受着做记者的激动和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每次见到她,她总正在做一个新采访项目,或是在策划着下一个采访项目,从未停歇。回想最后见到她是6月她参加完社庆要回美国的时候,在电梯里道别,她说要回去还有多少多少采访要做,我当时真应该跟她说千万千万保重身体,但是说了她又会听吗?正像大家说的“不能工作的生命,在黎星看来,就不叫生命”。

黎老师,我知道您一定是又出发了,我们知道在今后的采访道路上,您灿烂的笑容一定还会陪伴着我们,仿佛天边那颗最明亮的星星永远指引着我们。黎老师,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