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22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发表报告称,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长率为9.6%,尽管有放缓的迹象,中国仍将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年报显示,中国仍面临着很多风险,如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以及过量银行贷款所导致的信用度下降。
衡量制造业的一项关键指标显示,今年7月份中国制造业第一次出现了萎缩。
自2010年7月以来,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首次跌破50。分析称这预示着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该指数高于50时,意味着通货膨胀,低于50时,则预示着通货紧缩。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主管屈宏斌表示,随着紧缩措施继续起效,预计工业增长在未来数月将减速。
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为9.5%,超过了预期,也缓解了为抑制通货膨胀采取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下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高于预期,使得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野村证劵分析师孙驰说,“我们把中国2011年的GDP增长速度预测从9.4%提高到9.5%。”
孙驰表示,“从更广的范围看,与投资相关的企业如设备制造业的强劲发展,表明投资支出似乎支持着整体生产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增强,对全球经济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四条,派工作小组于5月23日至6月9日期间访问中国,收集经济和金融信息,并同副总理王岐山、财政部长谢旭人以及央行行长周小川等官员进行了总结性会谈。工作小组回到华盛顿后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执行董事会汇报,执行董事会行成了这些结论。
IMF亚洲及太平洋部资深顾问奈杰尔·查克(Nigel Chalk)主持了IMF工作小组的中国之行。在IMF发布83页有关中国的报告以及71页有关中国增长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的《溢出效应及其它议题报告》之前,他在一个电话会议上说,这次访问的重点是中国的宏观经济前景、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可能性以及危及银行系统的因素。
Chalk说,他的团队认为中国在改变GDP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社会保障,引进保障性住房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Chalk表示,通货膨胀在今年年末将开始呈向下趋势。
中国驻IMF执行董事何建雄和执行董事高级顾问张正鑫表示,中国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如何在抑制通货膨胀、维持强劲增长和加速增长模式转型之间取得平衡”。
何建雄和张正鑫在执行董事会发言中指出,“困难的外部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和再平衡调整,从而加剧了这一任务的难度。”
对IMF有关人民币被低估的判断,何建雄和张正鑫都发表了反驳意见。
他们都认为IMF的报告是“根据政策和汇率不变的假设,从中期经常账户预测中得出的,它忽视了趋势性汇率变动以及中期内将实施的深远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再平衡措施。”
然而,Chalk却认为更强势的人民币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Chalk说,我们确实认为中国的汇率需要升值。人民币更强劲升值是深化经济改革、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家庭收入以及放宽中国金融系统的前提条件。
Chalk同时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一揽子改革”的一部分,而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宏观经济工程”,风险极大,必须谨慎小心把握。中国金融界可能需要3至5年的时间从现在的体系转变到市场化更高的体系。(中国日报记者 黎星 编译 张斯 编辑 吕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