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6日报道:近日,本·拉登之死与美国南部的龙卷风成为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
拉登被击毙的新闻发布时,我刚到美国,正准备开始我未来两年的驻美记者生活。听闻拉登的消息后,我立刻赶往白宫所在的街道,看到欢腾的美国年轻人正在庆祝本·拉登之死。仅仅用“文化差异”来形容,已不足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
尽管突发新闻牵人心肠,但在美国,尤其是首都华盛顿的高校,还有很多关于中国的新闻和论争。4月25日,我在美国C-Span电视网看到一场辩论,包括沈大伟在内的三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就中国的不同“派别”进行讨论,论述他们对中国外交政策形成的影响,以及他们对中国邻国以及美国的影响。
本周,在中美第三届战略与经济对话前期,对话主要的参与者美国财务部部长盖特纳与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将出席两场重要会议,讨论美国的主要议题。
本周二,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前总理陆克文在布鲁金斯研究所就亚洲崛起发表主题演讲。在演讲中,陆克文一半的时间都在讨论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影响。
所有的这些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学者,似乎都非常了解中国。
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事务教授、对华课题组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是公认的中国政治问题的权威。在他最近的著作《应对一个矛盾重重的中国》中,沈大伟试图解读被他称为“中国这一正在崛起的强国的广泛、生动而又多样的国内话语”。
陆克文和盖特纳等官员都有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盖特纳在北京学习中文,而陆克文在中国担任澳大利亚的初级外交官。
无怪乎陆克文会坦诚地谈论中国应当如何审视自身、维护国家统一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如何继续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坏境等问题。
盖特纳认为中国面临着“可怕的”挑战,因为中国仍然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级阶段。他指出,虽然中国的自信心因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增加,但中国仍担心有外部势力来削弱或限制其力量。
全球秩序管理项目主任、布鲁金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布鲁斯•琼斯(Bruce Jones)指出,所有这些讨论包括即将到来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都在专家学者中进行。
琼斯说,政治家和美国大众非常缺乏对中国的了解。他补充道,中国同样极度缺乏对美国的了解。
《金融时报》的财经记者告诉我,中国最近在美国兼并收购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自己造成的。中国在美国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一些案例中,中国人在竞标结束后开始投标;在另一些案例中,中国人不知道如何与公众沟通,不能解答当地官员和公众的疑问。
为消除可能导致两国矛盾的误解,中美该如何为之?
盖特纳说,双方应当在“紧张的问题、共同的利益以及能够解决的矛盾冲突方面保持坦诚。”
陆克文认为,促进澳大利亚与中国摆脱“冷战思维”,形成“真正的友谊”至关重要。他补充道,“亲华或反华”的概念应当“交给历史”,人们应当从中国传统中汲取灵感,关注积极的一面。
伟业非一日之功。中美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相互理解。但我们仍期待看到中美将付出多少时间和努力来实现双方的相互理解。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5/06/content_1245482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驻美记者 黎星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