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扬大学子为四川孩子募捐 圆灾区孩子成才梦想

2013-12-24 17:00:04 来源: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扬大学子为四川孩子募捐 圆灾区孩子成才梦想

近日,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一场为四川贫困山区募集善款活动。此次活动是由该院携手“扬州好人”吴修德夫妇共同发起,为四川地区贫困小学开启“冬日暖阳”计划,全院师生积极做出响应,通过捐款捐物、义卖等活动援助灾区小学,传递冬日温暖。

“扬州好人”大爱感动学子 自发传递“接力棒”

“退而不休,坚守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信念,默默无闻,将爱化作一道照耀心灵的彩虹。吴修德、李翠珍夫妇将一辈子积攒的10万元全部捐给四川灾区,新建小学。捐资助学,大爱无疆。”这是有关媒体对老夫妇简短但却最真实的评价。

近日,“扬州好人”吴修德夫妇做客扬大“好人事迹”报告会,他们拿出自己全部养老金捐助四川地震受灾地区丹棱顺龙小学学生,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他们的大爱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马院的一群大学生深受启发,以实际行动向吴修德夫妇的可贵精神致敬,决定接过“接力棒”,帮助顺龙小学。为了让贫困师生在寒冷的冬日也能感受到温暖,学生们开展了募捐活动,希望能为灾区小学生们添置棉衣,棉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与积极响应。

“吴修德、李翠珍这对‘扬州好人’夫妇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一座城市,构筑着扬州人精神家园中最亮丽的风景。学生们能够接过‘接力棒’,学好人,做好事,让我们感到欣慰,学院对于此活动将全力支持。”马院团委副书记杨方老师说道。

扬大学子寄语、绘画传递正能量

“献上我们一份爱心,捐款不分多少,一元不嫌少,百元不嫌多,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募捐活动现场的标语真挚而诚恳。学生们还竖起了寄语板,前来捐款的师生都可以将自己想对山区孩子说的话写在上面,募捐结束后会同善款一起寄到学生手中。政教1201班的团支书周申倡同学向捐款箱投进了一百元,他告诉记者:“我只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的教室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学习环境异常艰苦,我希望自己的小小的一份爱心能为他们带去温暖。”

研究生赵红梅同学不仅带来了捐款,还特意为山区小学的孩子们画了一幅双手紧握,传递力量的图画,她希望自己的这一幅画也能送达孩子们手中。“虽然灾难过去了五年,但是给孩子们心灵上留下的阴影却是无论过去多久都是难以抹去的,”她同学告诉记者:“我们需要去关爱那些灾区的儿童,无论是在物质还是心灵上,我希望我的祝福与鼓励能陪伴他们,给他们带去温暖。能让孩子们看到、感受到,无论何时我们都与他们在一起。“

“接力棒”还在继续,让公益不停步

据悉,此次与“扬州好人”吴修德夫妇携手共同开启的关爱行动,还将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下去,自今年起,每年春季4-6月,秋季10-12月都将在校内开展为顺龙小学的募捐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在每年6月底和每年12月初将汇集到的善款邮寄至该小学,两笔钱分别用作给贫困新生入学时发放学习用品和入冬前给贫困孩子添置棉袜和保暖鞋等物品的专用款项。

院青协会长屠丽雅同学告诉记者:“在吴老先生夫妇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将传好爱的‘接力棒’,让这样一种关爱行动在学生中间不断传递下去,让灾后的顺龙小学感受的来自我们的关爱。”

截止到活动结束,募捐总金额达3010.1元,其中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杨燕老师看到倡议书以后,立即捐赠了1000元。杨老师说道:“关心所有孩子的成长,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同时学生们的公益活动也值得鼓励与支持,我希望自己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此外,学生们还将到学生班级进行爱的传递接力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这场公益活动中来。吴修德老人还建议同学们:“由于路途遥远,运送衣物、书籍代价昂贵,以及地区差异导致物价也是天壤地别。直接汇款更现实!”学生们决定将所收的款项最后将通过现金邮寄的方式,传递到顺龙小学学生们手中。(通讯员 杨方、姚海波)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