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青火炬“蓝金陵”,到亚青吉祥物中华曙猿“圆圆”,以及会徽、口号的征集,亚青会的重要创意设计都是源于青年人。
南京亚青组委会借鉴北京奥运会的“同心结”项目和新加坡青奥会的“世界文化村项目”,于去年启动了青奥(亚青)“同心结”项目。这一活动起源于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一校一国”活动,作法是奥运会主办城市选择一批中小学与参加奥运会的国家或地区开展教育合作交流,让中小学生成为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使者。
南京有45所中小学与亚洲45个国家(地区)的学校结对子,学生们布置“文化小屋”,通过网络和游学访问等形式,加强了解。
11岁的五年级学生惠怀菁,在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的“新加坡小屋”里,身着印度纱丽,向参观者介绍新加坡的族裔构成情况。她还为感兴趣的参观者绘制精美的汉娜手绘。
行知小学结对的学校是新加坡的卍慈学校,两校自2006年起,就开始进行密切的文化交流活动,过去8年来,每年行知小学都接待400多位新加坡学生来做客。校长杨瑞清说,孩子们特别喜欢“新加坡小屋”这样的交流活动,他们在交往中学会了表达,增加了技能,体现了学校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知行结合,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杨校长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学校“社会实践行知基地”的优势,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教育的学习和交流,亚青会举办期间,将组织“触摸南京——生态环保农业”活动,邀请各国运动员到学校体验参与,领略乡村生活中心、茶园、菜园的乐趣,并在艺莲苑赏莲花,钓鱼。
亚青会期间,南京45所同心结学校的学生将到赛场为结对子的国家或地区的运动员加油助威。(记者 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