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港亚洲(Cold Spring Harbor Asia)是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百年历史里的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出于对苏州工业园区优越环境以及苏州生物纳米园产业环境的认可,亚洲会议中心最终选择落户于苏州独墅湖畔,使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和产业交流中心,以此推动中国及亚太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生命科学高端系列会议为数不多且大多分布在欧美。2010年4月,冷泉港亚洲会议正式启动。自此,已成功举办了36场国际学术活动、三期暑期培训班,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0多名科学家和一部分生物医药高端管理人员,其中包括6位诺贝尔奖得主、170多位各国科学院院士和700多位活跃在科研最前线的知名教授。
2011年5月,美国科学家布莱恩·科比尔卡受邀来苏参加冷泉港亚洲会议,在会议上他发表了主题为《通过结构生物学理解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的演讲,本次演讲是他首次正式公布自己在膜蛋白领域的研究。他也因为此项研究获得了刚刚公布的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曾经到访苏州并参加过冷泉港亚洲会议的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表示,布莱恩·科比卡尔通过该会议首次披露的研究项目就获得诺贝尔奖,足见该会议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它不仅能够让与会者们拓宽科学眼界培育创新思维,而且通过一场场的“头脑风暴”为该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产学研合作的“催化剂”。
正是在这个国际化的生物医药“催化剂”推动下,苏州生物纳米园经过5年的发展已聚集了285家高科技研发企业,形成了新药研发、体外诊断与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纳米材料等产业集群,并成为近5000名高层次研发人才集聚、交流、合作的创新社区。(记者 周芙蓉)
实习编辑: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