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缪瑞林代表南京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人大代表步行走到会场,以前逢大会必堵的长江路,昨天畅通多了
2013年目标13%,实际10%
2014年目标下调,要增11%
2014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要增11%
2013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达4万
(制图 雷小露)
昨天上午9点半,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缪瑞林作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们发现,今年的报告在总结过去一年时,除了谈成绩,还诚恳地谈到了许多缺点与不足,对灰霾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也直言不讳,坦承政府对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序性有待加强。
2014年,特别是青奥之后,南京有望告别工地遍地开花的现状。从偏重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适当压缩城市建设规模,收拢五指、捏紧拳头,突出保青奥、保民生等重点。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幅
压缩城市建设规模 不再“运动式”整治
去年,是南京的建设年,完成了不少重大项目工程。改变了城市面貌的同时,遍地开花的工地也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不少烦恼。缪瑞林在报告中提出,今年南京将从主要偏重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从主要偏重规模向更加注重功能、民生、文化、生态建设转变。适当压缩城市建设规模,收拢五指、捏紧拳头,突出保青奥、保民生等重点。
关键词:城市管理
运动式整治转为制度化长效化
一搞评比就上上下下来场整治“运动”,过后没多久,又全面回潮。今年南京将加快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从突击整治、运动式整治向制度化、长效化管理转变,从注重市容卫生管理向注重城市平面、立面、空间、水体、地下设施等综合管理转变。
规范占道经营、车辆停放、路牌广告设置,加大城市道路、楼宇立面保洁清洗力度,大力整治油烟、噪音扰民,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加强工地和作业现场管理,下大力气控制扬尘污染。加大交通秩序治理,突出重点,创新突破,条块联动,社会互动,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完善市政设施,推进管养分离,加强日常管护,塑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